嘉宏 发表于 2012-10-6 08:08:09

作物育种人员喜欢“单干”

转自佟屏亚新浪博客

    国家科研单位有450多家,中央和省级科研院所,每家育种人员多者有几十人,少者有十几人。加上遍布各地的民间育种人,全国农作物育种人员说成千上万乃至几万绝不夸张。

   中国人传统观念有顽固的单干思想,难于合作。有历史原因,也有环境因素。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若干年至“大锅饭”时代,在那无私奉献、听从指挥的年代,科研人员服从分配,成果功归集体,荣誉属于国家,绝不允许也不去想显示个人的名利或作用;科研人员都甘当“螺丝钉”,不存在单干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科研单位开始评奖、升职、福利等随之而来并且和官位挂起来,科研人员开始重视评定科研成果,谁排名是第一或第二就非常关注了。

    我说我知道的很有代表性的两例。

    一是,黄早四自交系评奖。黄早四是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农科所和中国农科院下放所共同培育的。黄早四自交系为全国玉米育种人员组配玉米杂交种起了重要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种群。用黄早四作亲本组配的一部分玉米杂交种,先后获国家级奖或省部级奖,但黄早四自交系报奖却遇到了麻烦。原因是经历时间久,参与人员多,材料变动大。谁是主创人?名序怎么排?当它默默无闻时,无人在意;当它功利凸显时,趋之若鹜。须知,国家大奖排序第一名和二、三名及后序人员的声誉、地位、待遇大不相同。举证的,争执的,投诉的,几番讨论,多轮投票,意见分歧,难得趋同。尽管以黄早四自交系遍地开花,誉满华夏,但在科研育种联合体内却“阴云密布”,彼此耿耿于怀,心存芥蒂。如此10年过去了,当事人中有的过世了,有的退休了,黄早四主创人仍无归属。最后两家单位负责人协商一个折中方案:荣誉归于集体,排名不分先后。黄早四自交系1999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家研究所玉米研究室的12位科研人员,不管是参加选育还是根本没沾过边的,都以“主要完成人员”领取奖证并均分10万元奖金。

    二是,中单2号评奖。20世纪80年代初,李竞雄先生领导玉米室,以引进MO17配自330培育出著名的中单2号,种植面积最多时2500万亩,当时国家开始提倡评奖。因为是在“大锅饭”环境下培育出来的,谁名列第几很难说得清楚,只好论资排辈。李先生是副所长兼室主任,谁与争雄?但有两个副主任怎么排列?下面就是谁手配的,谁南繁的,谁推广的,争啊?闹啊?还有人在后面故意兴风起哄。好在李先生德高权重,自愿作为名誉第一名,为平衡关系,由两位副主任并列大奖第一主创人(少有的先例),按工作量排名次,人人有份。这个国家发明奖一等奖最后才算是评下来了,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关系也暴露出来了。

    两例足以说明,合伙干不行,单干才能雄。没有利益冲突时怎么都好说,一旦有了利益冲突怎么都说不拢。

    继续说下去。中单2号获奖之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室,从上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开始“单干”,全室有11位科研人员,独立选题:如高赖、双穗、矮秆、特用、饲用、雄性不育等等,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课题组,一个人带领两三个工人。农场就那么十来亩地,十多个专家一划分,每人的那点材料半个小时就过目了。单丝难成线,孤本不成林,能出成果吗?

    基层也是如此。某省一位玉米研究室主任诉说:他这个主任实际就是个摆设:申报课题都靠研究人员自己“跑”,每位课题主持人都是独立工作,独立作战,互不往来。很难得开个会通气,研究什么互相都不知道。基本上是“一所、一题、一人、一田”的育种格局,闭门造车,难得合辙。

    再如民间育种队伍。山东省莱州市在“文革”后科研青黄不接时代,农民李登海育成掖单号玉米一举成名。李登海不仅政位显赫,更重要的是成为亿万富翁。受到鼓舞的人疯狂了,都紧跟其后干起了玉米育种,不要说的太远了,仅在莱州一地就有十多位玉米育种个体户,也有个别人获益。再说河南浚县,自从程相文培育的浚单号玉米品种荣获国家大奖,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访问,亲自书写品种“永优”,更鼓励个体户趋之若鹜,据我在浚县了解,在这个县从事玉米育种的个体户也有十来位。有位个体育种人告诉我,他已经出售了6个“胎儿”,由某家种子公司通过了省级审定。

    农业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有不同之处,就是不仅需要有个人思维,更需要集体协作。困为育种研究要占有丰富的资源,创造庞大的群体、配制成千上万的组合,也需要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观察比较。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从国家队、省级队以及民间育种人,严格地说基本上都是个体育种户,都向往短、平、快育成一个优秀玉米品种。有一种力量鼓劲,有一种精神支撑,有一个目标召唤。或功成名就,或腰缠万金。现今玉米育种方法基本上都是相同模式,仿效958,超过335。把现成的材料改来配去,撞大运,靠机遇。技术可以被模仿但模仿者永远只能跟在后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遗传育种理论的普及,现代生物辅助技术的发展,李登海代表的时代已经过去,仅凭经验和干劲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们不知道育成品种仅有万分之几或更少的几率,而大部分拼搏岁月将会成为黄粱一梦。

    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都说,跨国公司的品种扩张给中国育种人带来挑战,“狼”已经大举进入了。怎么办?说说而已,这一代科研人员守着自己的“小天地”,单枪匹马地争名、争利、争官,既得利者和将得利者,有没有人愿意和敢于行动起来!呐喊也是一种力量啊!

nvgqtrc 发表于 2012-11-4 03:31:00

真是好东西呀











nike羽绒服怎么洗e71 电池 淘宝 swatch swiss made http://swatchcasio.com/xml/tbk/98.xml lv男包多少钱 2012欧罗巴女鞋专柜 ps去痘痘教程 polo衫t恤区别 300 手表32c内衣是多大

发表于 2012-11-13 11:00:21

有道理!

发表于 2012-11-13 11:00:28

有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物育种人员喜欢“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