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倍体育种之两大“误区”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北学苑 ,作者马海林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近年来在玉米育种界及其它作物育种上引进了广泛关注与重视,但它的真实作用,专家们贬褒不一。
观点一:否定单倍体技术,有些育种工作者认为玉米单倍体技术缺少中间选择过程,花大把的钱最后获得有用的自交系并不多,所以认为单倍技术尽管缩短了育种周期,但育种功效实际并不明显。事实上很多实例似乎也能证实,这种观点没毛病。
个人认为:单倍体技术与其它先进技术(转基因、基因编辑、全基因选择技术等)一样,技术仅仅是技术,并不是育成好品种的决定因素。单倍体技术的优势:成系快,所见即所得。因为我们获得是纯合自交系,基因型是确定的,稳定遗传的。与常规技术的区别是:常规技术在选育过程中根据育种家的经验进行了“有效”选择。而单倍体技术是直接对自交系进行取舍,新获得的自交系除了农艺性状,抗性等可以直接选择外,其它还需要进行多年多点鉴定,可能要像选品种一样选育玉米单倍体自交系!
实际如果是自己有条件利用玉米单倍体技术的话,我们的常规选育技术完全可以融入到整个玉米单倍体技术体系的流程中。
举例说明:1、首先,在构建育种群体时,我们育种家要进行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筛选过程,将来网里有没有鱼,现在的决选是未来成败的关键。2、在单倍体诱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育种群体的株高、穗位与株型等进行选择,对符合育种目标的植株进行诱导后进入单倍体育种环节。3、单倍体种子发芽过程中(芽苗法化学加倍法),芽势弱的种子后发芽或是不发芽,所以发芽过程可以淘汰发芽势弱的材料。4、在加倍过程中,田间可再次对散粉株进行株型、株高、穗位等进行选择性授粉,后期还可以对抗性等进行选择。5、收获后,可根据果穗性状对DH系进行选择,单倍体加倍后果穗,由于结实少苞叶厚等原因极易引发穗粒腐病,因此还可对易感穗粒腐病的DH系进行淘汰。6、DH系的产量与籽粒性状一般放在第二代进行观察,这个是进行单倍体自交系淘汰的重要依据,所以田间的管理一定要跟得上。
观点二:夸大单倍体技术作用,有些育种工作者认为玉米单倍体技术就是上方宝剑,有了这个东西,肯定能出好品种。实际出不出好品种与大品种与是否采用单倍体技术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大规模的利用单倍体技术造系,每年产出了数以万计的单倍体自交系,投入也是相当可观。但最后的成效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原因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育种中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但你不做又不行。但如果池塘里原本就没有鱼,你撒再多网也不会有收获!
个人认为:单倍体技术本身没毛病,关键是我们要重视两头,首先是基础材料的构建,池里有没有鱼,这个时候就决定了。其次是如何能从万千自交系中,选出符合我们育种目标的“鱼”,假如“鱼”池肯定是有的,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网了。说育种是一门艺术一点也不假,因为有经验的育种家,眼睛就是那张“网”,运气好的一下就网住想要的鱼了。
希望大家再讨论单倍体技术时不要再去讨论这个技术究竟有没有用,大家有用的自由,也有不用的自由。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去慢慢选,最终的结果都是选育出品种,老百姓不会在乎你的品种是怎么选出来的。
来源:南北学苑马海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