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种业巨头育种成功秘诀在哪?
对孟山都、杜邦先锋、拜耳作物科学、陶氏益农、巴斯夫、先正达、利马格兰等种业跨国企业的发展特点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国际种业科技发展趋势和育种技术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种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1、广泛采用商业化育种体系
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大型跨国企业广泛采用商业化育种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包括育种目标决策、种质资源利用、育种技术研发、生物信息处理、田间测试评价和生产与市场反馈等六个部分。育种目标决策系统是商业化育种体系的中枢,决定研发理念和发展方向。种质资源利用系统是商业化育种材料的基础,决定品种的遗传背景。
通常由传统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技术研发三部分组成。生物信息处理系统是商业化育种遗传信息的管理平台,可提高对大量中间材料鉴别、筛选和分类管理的能力。田间测试评价系统是商业化育种中试产品的评估依据,通过对中试产品进行田间小区种植,测试选育品种的综合表现,并评估其商业化推广的价值。生产与市场反馈系统是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反馈调控机制,可针对特定推广区域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对育种目标、技术路线、研发产品特性等进行改进优化。
2、研发投资巨大
涉农跨国企业非常重视育种创新,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种子开发及相关基础研究。孟山都 2014 年研发资金投入为 17.3 亿美元,占公司净销售额的10.9%,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新性状、优异种质、育种、新品种和基因组研究。先正达 2012 年 ~ 2014 年用于种子、种子处理剂和作物保护产品的研发投入每年均保持在 12.5 亿美元以上。利马格兰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从2006 年的约 1.1 亿美元增加到了 2014 年的约 2.2 亿美元。
3、积极在全球建设研发中心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为打开全球重要市场及充分利用当地人力及自然资源,跨国企业纷纷在全球建立研发中心。先正达在中国、美国、荷兰、瑞典、法国、巴西等地建有育种研究中心,并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布局了不同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蔬菜和花卉育种、多种大田作物(包括玉米和大豆等)育种等。利马格兰在全球设有 50 多个大田种子研究中心,陶氏益农的研发和生产设施遍及北美、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及拉美。
4、作物品种开发呈现多样化
从各企业研发的作物产品看,以玉米、大豆品种开发为主,这两种作物的种子销售额也相对最高。孟山都 2013 年的玉米种子销售额约 66 亿美元,约占所有种子总销售额的 64%;大豆次之,约占 16%。杜邦先锋同年的玉米种子销售额在所有种子中也是最高,占比约为 48%,其次是大豆,约占 14%。利马格兰也把玉米作为战略性作物之一。此外,这些企业的育种研究还涉及其他多种作物,包括棉花、小麦、向日葵、油菜及多种蔬菜。其中利马格兰和先正达还分别是全球第一、第二大蔬菜种子公司。
5、目标性状研发覆盖全面
各公司开发的作物品种的目标性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高产、稳产、优质和耐除草剂。稳产主要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植物的耐生物胁迫性(主要是抗病虫害)、提高耐逆性(主要是抗旱、抗寒和耐盐)及提高养分(主要是氮)利用率来实现。在品质改良方面,主要是改良作物的口味、外观及营养成分等,如先正达研发的口味甜且保质期长的甜玉米、表达α淀粉酶的玉米和高油酸向日葵;利马格兰培育的高直链淀粉小麦和高蛋白小麦,及陶氏益农开发的富含Omega-9 的油菜等。在耐除草剂品种开发方面,主要是开发耐草铵磷、麦草畏或草甘膦的作物品种。
6、重视育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跨国企业集成采用多种育种技术来实现目标性状的培育,涵盖了以杂交为主的传统育种技术和以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为主的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此外,各企业均搭建了各具特色的技术平台,杜邦先锋公司以独创的高产技术体系AYTTM、玉米未成熟穗光度测定技术、SPT 技术(全新的杂交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多种核心育种技术搭建了完善的育种技术平台,在育种周期和育种精度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跨国企业纷纷部署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孟山都、拜耳和先正达公司利用RNA干扰机制研发BioDirect技术,使产品能够对抗性杂草、害虫或病毒产生可持续控制。杜邦目前已与Caribou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了CRISPR技术在主要农作物中的独家使用权以及利用该技术研发的玉米和小麦新品系。杜邦将于2016年开展相关的大田试验,并预计在2020年底出售利用CRISPR技术开发的种子。
7、并购成为各企业发展育种科技的重要战略举措
跨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大量收购科技公司的方式迅速拓展研发领域和种子业务,并凭此提高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孟山都自1996年以来收购了约30家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或种子营销公司,其中1997年并购Cetus生物公司后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实验室——Agracetus Campus。2005年,孟山都收购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水果蔬菜种子公司,扩充了孟山都在果蔬方面的研发和业务。先正达2008年以来通过并购扩大了向日葵、小麦、大麦、油菜的种质基础,奠定了其在向日葵领域的领导地位。陶氏益农通过连续收购四家美国种子公司,巩固和发展了向日葵、玉米、大豆等业务。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