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标题: 张世煌:比较优势与创新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里巴巴    时间: 2015-9-16 17:39
标题: 张世煌:比较优势与创新
作者:张世煌

      7月19日,我与企业老总讨论竞争力,强烈地感到企业害怕品种失败,于是寄希望于给品种建立商业保险,但背后隐藏着的却忽视自主创新,似乎对种质创新和技术路线缺乏自信心。按说进入金种子群都是比较大的企业,应该有信心,不必担心市场机制和大资本的冲击。当时这话说得我自己都没底气。

      恐惧心理表明种子行业长期施行的非市场经济体制弱化了竞争力,而企业将要面对残酷的狼性厮杀,却偏偏少了竞争与担当能力。这包括法律、市场意识和管理缺失。虽然国家对种业有好的宏观政策,到了执行层面,却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预计多数企业将顾虑重重,很难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当多数人还顾虑重重的时候,少数有能力按照规律行事的企业将能够识别市场需求和创新方向。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摆脱桎梏和开拓市场。

      竞争力是相对的。企业不论大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竞争中,大企业未必胜出,小企业未必落败。能活下去的企业可能与自身优势有关,与区位有关,也可能某些缺陷鬼使神差地使小企业躲避灾祸而存活下去。所以,比较优势不是绝对的。

      在市场竞争中,5000家企业肯定是多小散弱乱,许多改革措施和技术援助难以落实,甚至连法律都执行不下去。维持混乱局面很难吸引投资,降低效率,且不说还有知识产权和品种审定这两只拦路虎。

      国内种业数据让人看不明白,却使人盲目乐观。截至8月31日,即使股灾过后,国内最大的三家种业公司股市市值仍在200亿元左右,而这几家公司的年销售额截至2014年底均不到20亿,净利润3~4亿元,与国外同业相比,不论规模、业绩还是研发能力都有很大差距。

      5000家企业压在中国种业头上,意味着资本效率低和竞争力微弱。其实保护好知识产权,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彻底放开种业市场,资本就会迅速流动起来。这将加速资源整合,种业进入良性循环。

      资本流动意味着产业发展,但也意味着一些企业垮掉或以某种合理方式退出。

      是不是小企业一定跨掉?大企业独活?不一定。这取决于数千家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而不是企业的规模,更不是股市价值。今天的上市公司,必将有些垮掉。但种业股的市盈率一度高达60倍以上,没有哪个投资者会购买这些淹在泡沫里的企业。资本不流动,这才是衡量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真实标准!盲目上市已羁绊了种业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光鲜背后却是说不出的苦衷,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倒霉就在这虚高的市盈率。不足600亿的小产业,已有25家上市公司,排着队的还有一大堆。这是在积累新泡沫!问题是其中的多数企业规模小,经营状况却不好,未来不可能发展壮大,只能等着被重组;又因为市盈率过高,大资本不可能收购或入股。这就很难受,也很无奈。等到泡沫崩溃的时候,这些企业还有机会么?

      企业的比较优势蕴含在生产、经营和研发等系列环节。这与企业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某些中小企业,可能在竞争中胜出,而某些所谓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必死无疑。面对此情此景,中小企业如果做成市场急需而有特色的专业公司,只做适合自己的事,也许就能活,大企业若疏忽了改革与创新,只会跟风,投资方向失误,恐怕就活不下去。管理部门不要对企业干涉太多,太具体,出了问题你们谁都负不起责任。关键是务实和遵循客观规律。

      我举个小公司的例子。Stine是当今种业特例。Stine 先生年轻时做大豆育种,没人相信能赚到钱。是美国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技术成就了他的商业模式。现在美国各大公司都向Stine支付不菲的大豆种质特许费。每天躺着就能赚钱。

      Stine进入玉米育种的时间不算长,却引起中国企业关注。他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很难施展,但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生机。重要的是他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很务实,既发挥优势,回避劣势,保护自己利益,也符合中国企业的需求和运行方式。欧美还有一些类似的小企业,都难以生存和发展,到中国来才有广阔天地。中国种业市场有许多不确定性,如果商业模式不符合中国企业的技术需求和运作方式,就不容易打开中国市场。这个事例对国内的基础种业和科研机构也有启发。

      上面分析,是希望企业明白一个道理,不要从现行品种审定制度的环境去推论市场经济,不要过多地从今天的环境顾虑品种的市场风险,因为登记备案制将彻底颠覆官僚统治和计划经济思维,企业只能加强自律,才能激活创新积极性,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即使在没有品种保险的情况下,也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要设法比别人早走一步。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普遍没有自信心。不仅仅是企业没有自主创新的自信心,管理部门也没有做大做强中国种业的信心。他们或者依赖品种审定制度,或者依赖保险,这是说话底气不足的根本原因。

      现在中国企业处于打基础阶段,包括产业和常规育种两个基础。科技部和种业管理部门都忽视产业基础建设,一些人不遗余力地鼓吹生物技术,甚至搞到企业和省里去。这种导向的直接后果就是扰乱了国内企业的育种基础,必然产生负面效应,而脱离了产业支撑,生物技术必然发展缓慢,既少创新性,更没有实用性。目前,数千家企业低端竞争,明智的企业须集中人力和财力做好产业和常规育种两个基础。这是无论如何替代不了,也超越不了的。目前国内真正有实力做生物技术的只有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其他企业都老老实实去打造自己的两个基础。急于求成不亚于自寻短见。

      当前,集中力量做好常规育种或许能为自己打出一片新天地,而过早投入生物技术,必死无疑。企业竞争,要实事求是地把握创新方向,不要被旁门左道忽悠得丢了性命。

      目前,企业竞争还不能靠生物技术。企业要发挥优势,避开劣势才能生存。这方面国内外都有教训,也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某些小微型企业专心致志做育种研发,或做种子生产加工,或做市场营销,或专心致志做外包服务,或许会积累资产,并在未来的竞争中有个好结局。这意味着中小企业要善于积累,然后在适当条件下把自己推销出去。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些上市种业公司几乎没有回旋余地。

      那么多上市公司该怎么活?只站在宏观角度可以说没法活,但数千家企业之间会激烈竞争,这就有活路了。上市公司必然面对资产重组,这样做要趁早,如果动手晚,企业不值钱,恐怕就没人愿意买。

      育繁推一体化这个概念有点泛,但我们心里要有数,基础还差得远。好在路是人走的。中国做种业的大环境依然有利,市场越是混乱,管理部门越是束手无策,越是多数人搞错了方向,对于头脑清醒的极少数企业就越是有利。

      结束语: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去的原则是承认现实,然后尽可能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切不可跟风,不要忽悠。如果对形势,对自己的实力都没有实事求是的判断,这一切都无从谈起。今后的科企合作对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都有很大影响,比较优势启示我们,科企合作双方都要慎重地选择合作对象。而管理部门更要实事求是地推进改革措施,指引正确方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研发活动少些干扰。

      (感谢Cindy Yang 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




欢迎光临 种业论坛 (http://bbs.chinaseed11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