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标题:
玉米机收籽粒刚起步,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里巴巴
时间:
2016-12-6 08:46
标题:
玉米机收籽粒刚起步,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作者:佟屏亚
——我国当前大部分玉米品种都不适宜直接收获籽粒,培育适宜机收籽粒品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育种家几年十几年的选择和积累,既是责任又是挑战。
刚进九月,从东北地区到黄淮海地区,几乎每天都有玉米籽粒机收演示会,紧锣密鼓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农业技术部门组织的,有种子企业自办的;无论是刚审定的品种还有未审定的品种,都要与机收籽粒表演挂钩作为促销亮点。有的公司还请明星代言,美女剪彩。锣鼓声声,彩旗飘飘。
从作者参与的和媒体报道的实例来看,鲜有几个玉米品种被公众和经销商认同,几乎无一例外地输在籽粒脱水速度即脱水率指标上。玉米籽粒含水量偏高是机收制约因素,选育适宜籽粒机收品种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玉米机收籽粒刚起步,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
1.jpg
(37.93 KB, 下载次数: 499)
下载附件
2016-12-6 08:45 上传
佟屏亚11月10日在河南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培训会议上发言
玉米籽粒机收不宜照搬国外经验。在欧美一些农业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已经普遍采用玉米机收籽粒作业。例如美国玉米带,气候适宜,一年只种一季玉米,玉米成熟后可以依据籽粒含水量降至14%-16%时适期收获。而中国自然条件和种植方式囧异。东北地区进入十月中下旬初霜来临,气温急剧下降,籽粒脱水缓慢甚至结冻;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两作复种,玉米迟收会影响小麦播种降低产量。
顺便解说,作者上世纪90年代主持国家玉米重点课题,在吉林省梨树县种了三年玉米,那时候初霜一般在9月中下旬降临,有时出现在9月上旬,这种几率十年三遇,玉米籽粒含水量高达40%以上,俗称为“水苞米”,收获后要晾晒一两个月才能脱粒。新世纪以来厄尔尼诺出现现象使东北地区气候变暖,大于10度的积温增加11%~14%,玉米种植界限大幅度向北延伸,早霜向后推迟约两周至十月中下旬,为玉米籽粒灌浆增重和适期收获延长了时间。
作者据此认为,中国玉米主产区籽粒机收时间必须控制在10月1日至15日范围。
玉米机械收籽粒,“关键是品种”。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和筛选玉米机收品种,制定统一的品种和收获籽粒质量评价标准,为玉米生产全程机收作业提供技术与条件支撑。
1.脱水速度。玉米籽粒的脱水速度即含水率和破碎率是评价机收籽粒品种的重要指标,其中玉米籽粒脱水速度最重要。长期以来玉米育种家只注意产量和品质,并不关心这一“数量”性状,国家和省级区试从未把玉米籽粒成熟时的脱水速度作为考察项目。河南省种子管理站调查认为,现有的多数玉米品种,确定把适宜机收籽粒含水量定在25%以下,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一般每天水分可降低0.5%,破籽率小于1%。山东省华研种子公司资料,籽粒含水16%时破籽率小于1%,20%时小于3%,25时小于5%。籽粒脱水速度慢、含水量高,在玉米机收脱粒过程中会增加籽粒破碎率,造成产量损失。
2.生育期适宜。要求玉米品种比现今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生育期相当或略短一些。在东北玉米区存在明显的积温差别,因地制宜培育和选择所需积温的品种,切忌积温“大满贯”,确保品种安全成熟。
3.植株形态。理想型适宜机收籽粒的品种,植株根系发育好,抗倒伏,植株呈塔形,雄穗分枝少,雌穗整齐,叶片狭窄呈波浪分布,穗下叶的茎叶夹角≤35度,穗上叶的茎叶夹角≤25度,有利机械摘穗,种植密度略具弹性,每亩4 500株,高密度每亩5 500~6 000株。适宜机收品种植株具有较强的茎秆韧度和穗柄硬度,轴细,籽粒在穗轴上有较好的紧密度,活秆成熟,果穗成熟时苞叶松散,容易剥皮。既要控制吐丝期又要延长灌浆期。“秸秆坚韧抗倒伏,籽粒紧密不掉穗”,最大限度地减少收获作业过程中的损失。
农业科技界对玉米机收籽粒品种和田间收获评价指标基本达成共识:一是,玉米机收品种收获时籽粒脱水率在25%(理想型在20%)以下,破籽率在1.5%左右,丢籽率在1.5%以下。二是,随着机收籽粒进程要配备田间快速烘干机械;加大仓储(钢板仓)与烘干能力(籽粒烘干塔)配套设施建设,妥善解决收后籽粒快速脱水难题。三是,供试品种要有适宜生育期、种植密度、植株形态,以及果穗吐丝、灌浆速度的描述,以评价机收质量和产量指标。四是供试机收籽粒品种的测产面积至少在1亩以上;必须设置同期播种的对照品种,如现时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郑单958或先玉335等。有专家提出要比这两个品种早熟7-10天,这将显著降低产量不予考虑。
特别指出,玉米机收籽粒是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也是玉米生产方式重大变革。我国当前大部分玉米品种都不适宜直接收获籽粒,培育适宜机收籽粒品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育种家几年十几年的选择和积累,既是责任又是挑战。
欢迎光临 种业论坛 (http://bbs.chinaseed11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