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标题: 再议“超级”-----给上帝挑毛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1-25 14:47
标题: 再议“超级”-----给上帝挑毛病
网友做梦,把我给捎进去了。进就进了吧,可偏有一网友借题发挥,说上帝赐给老张一株超级玉米,我会怎样利用?我最近几个月忙得不可开交,很少写博客。其实我每天经历的事情很丰富,经常见很多人,考察试验田、玉米生产和灾区现场,阅读很多材料,自然有想法,但苦于没有时间整理和写出来。现在网友将我军了,不得不临阵磨枪,紧急上阵来。我的回答是:如果真有超级玉米,⑴全世界的种子公司都该关门,像小麦和大豆那样,玉米育种也重新回到公益性研究为主体。⑵以后不必再搞杂交种。这些话只是调侃,千万别当真。

网友说,如何将它的超级优势发扬光大呢?种子从哪里来?按现在的玉米制种方法,没有父、母本就不好办!如果是超级水稻或超级土豆就没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能解决,如果真有神奇的超级玉米,可以设法通过无融合生殖的途径将杂种优势“固定”在超级玉米里。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种子公司就得关门了。

有人看出那个网友是想把未知来源的神奇玉米拆成两个自交系,这两个自交系杂交后的表现和原杂交种基本一样。这在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操作却做不到。获得这样一个杂交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理论上这个问题能解决,那就是向两边推开。从一个混合群体分离自交系,始终用一对标准测验种测配,比如一个郑58,另一个是昌7-2,大量自交,同时逐一测验,就可能得到两组有特殊配合力的自交系。如果一轮自交达不到目的,可以在形成的两组自交系内分别施行多轮循环育种,最终可能达到目的。但这样做的代价会很大,得不偿失。最根本的育种思路还是建立技术核心,然后把所有可能得到的种质资源向两边推开,实行循环育种,这样效率才比较高。

建立技术核心,当然是以统一和简化的本土化杂种优势模式为核心,一旦各个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核心,中国育种家关于杂种优势群的扯淡争论就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了。所以,当中国企业发展壮大以后,扯淡教授就只好一边独自扯淡去啦。我们的种业显然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育种研究对种子产业的支撑作用还比较超脱。于是,我们还得耐着性子继续听那样的瞎唠叨。

我更关心现实育种中暴露出的问题,育种的目的是持续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里说的是目的,没说育种目标。一字之差,涵义就差得远。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产量?作为综合性状,产量就是抗逆性!这就涉及到群体效应,涉及到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如果单株产量达到1公斤,那么一亩地可以种几株玉米?我想不会超过1500株,再多了就很危险。即使1000株也存在很大风险。因此把这样的品种从试验田推向大田生产,就存在一个能否合理外延的问题。

网友说,在地球上也许每年都会有很多鹤立鸡群的玉米(基因型)以单株形式存在,等待人类去发现和利用!而在若干年前那批最原始的Reid和Lanscaster群体中就已经有一些单株比今天的先玉335还要好,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位网友觉得玉米育种应更重视利用优良单株……

网友这段议论引发一系列育种的理论、思路和实践问题。首先,什么是好品种?是否单株产量高就是好品种?大家可能还记得,陕西有人培育过超大穗小麦品种,江泽民去现场看过,记者拍下照片,于是被人利用,那个品种身价百倍,一斤种子炒到一百多块钱。但后来实践证明,大穗子并不增产,结果不了了之。单株产量高,不等于放大到生产上仍然高产。也许大穗子单株产量高,但放大到群体却出现许多毛病,产量差了许多。

网友推测,很多年以前,Reid和Lanscaster群体中就已经有一些单株基因型比今天的先玉335还要好。这话有道理,Duvick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有先决条件。Duvick那意思产量就是抗逆性,如果把投入杂交种研究的大量经费投入改良OPVs,也能达到今天的产量。他这么说是强调抗逆育种的重要性,指出了农作物高产的本质。

网友的帖子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即如何获得高产?什么样的品种能够高效率地获得高产?这个问题把育种家和农学家捆在一起,不能只从育种一个角度看问题,即使有了神奇的超级玉米,育种家最好还听一听农学家的忠告,并由此制定高产育种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就玉米来说,也许稀植和密植都能获得高产,但哪一个技术路线的风险低些?哪一个技术路线的投入产出更合理?农民种玉米面临很多风险,克服风险的有效办法显然是密植高产,而不是稀植。当然,稀植高产也能克服风险,一个直接有效的办法是用竹竿搭架子。我真见过这样给品种搭架子的,只不过临开会和展示的时候把竹竿给撤掉了。搭架子是无关紧要的事,但高杆大穗晚熟品种比不过矮杆早熟耐密植型品种的产量高,而且资源和物化投入利用效率低,这样的事例很多。最近,沈阳农大史振声教授和他的助手做了两项调查研究,第一是研究辽宁省11年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证明,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与生育期成相反的关系!我们在从南到北各地高产创建活动里见过许多类似这样的事例。第二是调查了全省的玉米种植密度,绝大多数不超过2700株/亩。他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今后玉米育种和集约化生产管理寻找制约因素和发展出路。

中国与美国有很多概念不是同一个尺度。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隐含着相对事实,却被我们约定俗成绝对标准。说到生育期,我想起中国与外国有很多概念的内涵不一致。要小心理解,不要被善于偷换概念的大学教授给忽悠了。

在一定的时期和生产条件下,玉米产量水平是确定的,于是就要比较密植增产和稀植增产哪个技术路线更合理,效率更高。王琳给大家算过一笔帐,结论是稀植大穗型品种很难增产,当种植密度和单穗粒重增加到一定程度,产量曲线便早早失去线性,成为平缓的渐进线。而密植增产的技术路线则一直保持线性增产趋势,这意味着密植是高效率的技术路线。大家可以仔细阅读王琳的文章和幻灯片所提供的数据。王琳的报告启示我,为什么中国农民施用的化肥比美国农民多,玉米产量却上不去,这浪费的化肥和其他物化投入,均被渐进线吃掉了。所以,今后我们在设计育种技术路线和集约化生产管理措施的时候,都要避免这个渐近线,设法延长线性的增产趋势。

读了网友的帖子,我意识到需要把超级育种同商业育种适当区分开。现在要重点解决三个当务之急,即我国玉米商业育种需尽快矫正育种思路、技术路线和材料创新方面所存在的理论误区。当前中国玉米育种不但要重视种质(材料)基础,即种质扩增和改良,更要重视育种的思路和技术路线。这涉及到杂种优势的理论、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和育种目标、杂种优势模式、循环育种和抗逆育种技术等......这样,即使没有好材料,我们也能改良和创造出好材料。所以,材料基础和育种方法都重要。今后不能只说材料重要,育种技术也很重要。只不过承认我们在育种理论和技术上有差距需要那么一点智者的勇气。

事物发展不是单方向的,受很多因素制约,更何况面对复杂的生物系统。无论什么科技项目,不能忽视客观规律,随心所欲或者按照集团利益去做顶层设计。集团利益符合客观规律,就该支持,如果不符合,就要自我纠正。无论管理体制还是科技研发,均受制于客观规律。

如果上帝赐给我一株神奇的超级玉米,我会仔细挑它的毛病,区分毛病的性质,然后把它朝着抗逆性方向改良,扩大其适应范围和产量的稳定性;要提高耐密植和抗倒伏能力,使它成为低风险和农民种着放心的品种。还要考虑投入产出,必须是水资源和氮利用效率高,抗病虫能力较强,节省物化投入的绿色品种……经过这么一改良,它还是超级玉米么?恐怕就不“超级”了,成为一个普通品种,但可能是高产稳产和投入产出效率高的放心品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我们将面临绿色育种的概念和实践。我们现在离绿色目标差得还很远,但目前可以培育农民种着放心的低风险型品种。

来源
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135293185.html




欢迎光临 种业论坛 (http://bbs.chinaseed11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