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标题:
抗倒伏育种(讨论和补充)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1-25 14:57
标题:
抗倒伏育种(讨论和补充)
最近几个月很忙,没空闲时间写博客,但国庆节期间写了一篇博文,说的是抗倒伏育种的思路和方法。我提出抗倒伏育种要抓住两个基本条件,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是高密度种植和收获家系时逐一用脚踢植株,可以识别潜在的抗倒伏基因型。这两件事都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我那篇文章有点疏忽,网友们提出问题,我意识到没有写明高密度育种的流程,尤其是说要同时在两种密度下鉴定杂交组合。网友误以为我要滥用高密度抗逆育种技术,担心田间试验的负担增加了一倍,企业承受不了。这实际上是指责我脱离实际啦。
高密度选择包括自交系和杂交种,而那篇文章说的是对杂交种组合的高密度鉴定,我们叫作品观,别人叫作组合鉴定或组合筛选。但选出比较好的组合以后,下一年要在两个密度下做品比试验。只有在两个密度下都表现好的组合才会进入下一轮试验。概括来说,第一年只做高密度筛选试验,增加1000株,下一年的品比和后来的展示就都是两个密度了。
通常各企业的品观试验规模很大,如几百亩地,只用一个试验密度,即比品种区域试验的密度增加1000株(在美国是增加25%),筛选出少数比较好的组合,下一年做有重复的多点品比试验,设两个密度。一个是区域试验的正常密度,另一个仍然是高密度。在两个密度下都表现好的组合才进入下一轮试验或参加省区域试验。这样一来工作量不就很小了吗?
有网友提问,如何确定合理的试验密度,如何确定高密度育种的株距与行距。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行距。我的想法是育种家不要独出心裁,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科学和尊重知识,这里也包括尊重生产和尊重农民的诉求与愿望。农民的技术采用行为有规律可循,我们即不能瞎指挥,也不能拖后腿,要尊重规律。
我国各地种植玉米的行距很乱。我个人想法,目前要根据各地生产种植方式去确定育种试验田的种植方案,不要另外单独制定种植规格。以后,我们应该统一玉米的播种行距,但这需要通过农业机械和耕作栽培专家联合试验研究才能确定。现在没有试验数据,不能胡乱来。所以,目前育种确定种植方式,最好还是服从当地的生产种植方式为好。将来,各项技术都要服从标准化的大田农业机械作业的要求。什么是先进生产力?这就是先进生产力。没有标准化约束,各行其是就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因而不属于先进生产力。
有人认为,李建生借助仪器测得一些数据来揭示玉米抗倒伏的内在因素,尽管是为了数据而测试,但对育种者还是有参考意义。我说过,这些研究工具已经亮相很多年(据我知道快30年)了,虽然写论文可以用,但育种者用不上,不能说数据不准确,而是效率太低,从育种来说只能作为“事后诸葛亮”来用,如果不能做到大规模高通量,就不适宜作为育种工具。前文说的高密度育种和大皮鞋大约就属于“高通量”鉴定方法,所以能被育种家采用。另一方面,我们的育种吃过亏,过分强调某一个性状,而忽视整体性状(即产量)。其后果就是长期推行高杆、大穗、晚熟和稀植的育种策略,这明显阻碍了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抑制产量增益,长期浪费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其他物化投入。高密度和大皮鞋虽然很土气,而且理论上说不清楚,但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多年坚持,不需要额外投资,就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配合其他育种策略和完整的技术路线,育种才能对生产发挥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
紧凑型育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过分强调某一个性状,而忽视以产量潜力和产量稳定性为技术核心的综合性育种策略,导致性状之间不协调,以致这么多年很难纠正。比如杂交种的抗病性,不仅仅是有没有抗病基因,而是与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多性状(我这里没说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的商业育种不能顾此失彼,所以要以产量潜力和产量的稳定性为目标进行多点试验。这样的多年多点试验绝不是矩阵式的平衡设计,而是根据市场和生产来确定,但一定要多点。不能只计算所有点的平均值,还要计算某一个区域的平均值。这就是全国试验和省区域试验,甚至省内还有地区试验的道理。这样做有理论依据,虽然承担试验的那些人并不明白其中的理论。其原理就是利用基因型所表现出的区域性互作效应。因此,两级试验和审定,甚至三级试验和审定,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持绿性也被过分扩大了。这有历史渊源,因为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逆境压力比美国大得多,复杂得多,从美国引进一批又一批双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在中国严重感病。至今也是如此,于是中国育种家很重视抗病育种。但持绿性过分到了没有完全成熟和浪费资源的程度,这样的品种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就没有竞争力。这需要科技人员集体认识和集体改变,同时品种管理和审定的官员与专家要清醒认识!美国品种你挡不住,而且那些品种对农民有好处,挡它作什么?关键是提高我们自己的竞争力。那就要学习先进的育种理论、思路和技术路线,先进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包括对品种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消除体制障碍,然后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建设水平。对持绿性的绝对化理解加上对株型的绝对化操作,不利于提高玉米产业的竞争力。在这其中,文化可以发挥促进作用,也可以是绊脚石。
前面说的试验产量只是一个单薄而模糊的概念,需要做实。那就不仅仅在试验田里测产量,也不仅仅是在高密度下识别基因型的抗逆性,更要在许多种生产环境下鉴定优良品种的抗逆性。这又是一个需要育种者、品种审定部门的专家和官员们都来清醒认识的概念。中国育种家喜欢说适应性,那是一个模糊概念,在传统文化里,概念越模糊越好,可商业育种却要把概念说清楚,而且是能操作的有效概念,有的时候要能够计算出来。“适应性”这个概念一旦形成,就会脱离实际条件,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抗逆性就很具体,绝不含糊,比如密植条件下抗倒伏,干旱时不秃尖,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低温或高温、水渍或缺氮等各种逆境下减产幅度小……,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予以测算、准确识别和有效选择。所以,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玉米品种试验一定要在多环境下作产量试验。无论从试验的规模和数量、质量来说,我们都还做不到,但大型企业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可惜,国内企业都缺乏理论和专业人才的支撑。)从这段分析可以看出,我不喜欢用“适应性”这个概念,而喜欢用“抗逆性”。这是个不含糊的概念,而且能够操作和计算。一旦定义了某个品种的抗逆性以后。不会变得越来越模糊,通常不会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
从抗倒伏育种一下子说到这里,最后涉及到传统文化。显然,没有先进生产力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文化。我们的种子产业还比较散、小、弱、乱,管理上更是乱,不具备先进生产力的特征。因此,我们的专家和教授不要轻易说自己就代表先进生产力,更不要说自己就代表先进文化。差得还远。没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就别说自己先进,哪怕你是大学教授或国家级的专家。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谁也逃不脱的客观规律。
我的思想在中国玉米界算是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改革思想,不算是保守的吧,但我也受中国传统文化束缚,经常不自觉地就陷入落后思维方式的陷阱。儒家文化肯定对我有影响,容易产生共鸣。我多年来一直追踪阅读Duvick和Hallauer等专家教授的重要文献,知道美国玉米生产密度一致在以每年每亩50株的速度递增。2006年9月我和一些专家教授去访问美国,在先锋公司总部考察品种试验和技术展示,得知推广密度是6000株/亩。我想,这下子该到头了吧?没想到,最近得知,美国玉米带农民的实际种植密度已经接近7000株。等我回过头来阅读Duvick最后一篇论文的时候,这才明白,他早就说过,农民在推动育种家不断提高玉米的试验密度。我很感慨,没有先进生产力哪里来的先进文化?所以,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要清醒自己的头脑!别人家处处捧着咱,自己就忘乎所以啦。咱们都是从属于生产力的,关键是从属于哪一种生产力,这个要把握准,决定权在我们自己。
来源
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134322104.html
欢迎光临 种业论坛 (http://bbs.chinaseed11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