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标题: 浅谈调整夏播玉米播期可行性和必要性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2024-10-2 11:07
标题: 浅谈调整夏播玉米播期可行性和必要性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北学苑 ,作者胡占卿

      古语云:“春争日,夏争时,万物宜早不宜迟。”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播种收获的时间已缩短至1-2天就可完成,因此农时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争早抢时”,更要结合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及品种特性等因素,适时播种,精准把握时机,以确保作物的稳产。

      在当今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高温热害频发,已经成为影响黄淮海区域夏播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在孕穗至吐丝授粉的产量形成关键期,高温、干旱严重影响玉米的雄雌穗发育,从而造成空杆、花粒、秃尖、超短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含有热带种质的抗锈品种及美系品种对高温、干旱尤为敏感,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减产可达30%—50%左右,有的品种空杆严重甚至绝收。面对气候变化,如何避开极端天气,减轻或规避高温热害风险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气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近年来,黄淮海地区频繁遭遇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早期的高温干旱、中后期旱涝交替及持续阴雨,已对夏播玉米生长产生显著不利影响。黄淮海地区的高温干旱常发生于6月下旬-7月5日左右,在7月5日以后开始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和强降水,而该时段正是夏播玉米(播期在5月25日-6月5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的关键时期。

      受高温干旱胁迫影响,使得穗分化过程受到抑制,雄雌穗发育不良,易发生畸形穗、苞叶短、雌穗败育等现象。尤其是市场上日益增多的含有热源基因的抗锈品种,高温干旱对该类品种的雌雄穗生长更为严重,极易发生畸形穗、空杆、花粒、秃尖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后续的阴雨寡照会导致光照不足,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的生成,进而加剧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对营养物质的争夺,同时增加倒伏和后期病害的风险。另外播期早于6月5日播种的玉米的散粉期在7月下旬,这一时期又是该地区的最高温度时段,连续的高温(>35℃)会造成雄穗败育,花粉活力下降;雌穗发育推迟,花丝生长减缓。在雄穗穗发育不良和散粉吐丝期间隔增大的双重阻力下,进一步增大植株空杆和花粒的风险。

      总体而言,黄淮海地区7月份的极端气候环境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在高温、干旱、阴雨的复合灾害下,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适当调整播期,让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避开高温、干旱时段,对于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与高产是非常必要的。

      2.推迟播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随着气候变化引发的气温上升和降水模式变化,黄淮海夏播玉米的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灾害频发,这对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适时调整播种时间,避开极端天气,改善授粉条件,成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之一。

      夏播玉米的播期选择应基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的特性。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科学地调整播期是农业生产趋利避害的主要措施。农业农村部对于黄淮海夏玉米播期的指导意见为中南部区域为6月上中旬,北部区域为6月中旬。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麦生育期有明显缩短,这导致农民的播种时间进一步提前。这个播期的玉米往往在关键生育期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减产。

      通过近几年观察发现,每年6月上旬播期的玉米,尤其是豫南地区,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正好处于高温和干旱天气,植株雄穗败育,散粉差、花粉活性低,雌穗发育畸形,吐丝不畅,导致玉米空杆、秃尖、花粒等现象严重。

      而播期在6月中下旬的玉米,错开了喇叭口期和散粉期的高温热害,保障了生殖器官的发育,其结实性更好。因此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改善黄淮海地区玉米生长期遇到的倒伏、雄穗败育、雌穗畸形、病害等问题,从而可有效降低玉米生长期间因天气异常造成的减产。但这一策略在当前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于减少极端气候对玉米生长的负面影响,保障产量稳定性具有显著意义。

      3.结论

      随着种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改变过去小麦收获后抢种玉米的思想观念,将玉米播期推迟到6月中旬播种,可以有效规避极端气候高温干旱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为玉米的稳定生长和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收获期由过去的9月20日推迟到9月25日—10月5日左右收获。对小麦适时播种并没有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麦适宜播期也由过去的10月上旬推迟到10月中旬播种。对小麦播种也没有造成影响。                                         

      来源:南北学苑   胡占卿





欢迎光临 种业论坛 (http://bbs.chinaseed11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