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标题:
未来3-5年,黄淮海玉米陷“非转”与转基因胶着局|种业...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员
时间:
昨天 09:40
标题:
未来3-5年,黄淮海玉米陷“非转”与转基因胶着局|种业...
黄淮海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的1/3,该区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有效灌溉面积50%以上,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受太平洋季风强弱和雨区进退影响,从北到南年降雨量500-800mm,地区分布不均,季节间和年际间变化剧烈,全年降水60-80%集中在6-9月份。
无霜期 170-220 d,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步,有利于玉米生长。近几年,随着高标准良田持续建设,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绝大部分为夏播种植,生产水平较高。由于黄淮海区熟期大体一致、生态类型相对单一,因此绝大多数千万亩级大单品均出自黄淮海夏播区。
得中原者得天下,黄淮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种业亦是如此。
“红轴”与“白轴”之争
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的红白轴之争主要源于白轴传统品种如郑单958与红轴品种如先玉335之间的较量。在郑单958和浚单20稳居黄淮海主导地位时,该地区一度以白轴玉米为主色调。
随后,中单909、隆平206、伟科702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也大多属于“母本以478血缘为主、父本以昌7-2或含有较大比例昌7-2血缘的黄改系”,它们的生育期相近,均为白轴。
2004年,先玉335在黄淮海区顺利通过审定,这标志着先锋公司在该地区率先掀起了“红轴”风潮。随后,以先玉335为主要遗传背景的红轴品种开始崭露头角,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大面积扩张,在年推广面积前十的品种中占据半壁江山。
截止目前两大类品种的竞争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红轴品种”虽然在籽粒脱水、商品品质、抗倒性、丰产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并未能击败“白轴品种”。
这主要归因于大部分传统白轴品种在黄淮海区在抗高温、结实性以及耐贫瘠、耐脱肥、耐干旱等方面均有着卓越的表现。
“高密”与“低密”之争
近20年来,黄淮海的生态条件越来越恶劣,土壤板结和盐碱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黄淮海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达439.45公斤/亩,较2014年增长13.4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种植模式优化以及抗逆高产新品种的推广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其中,种植密度的提高对玉米单产水平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0年左右,黄淮海以豫玉22、农大108为代表的玉米品种,生产密度以3000-3500株/亩为主,随着郑单958的大面积推广(2006年年推广面积超过了6000万亩),黄淮海玉米生产的种植密度达到4000-4500株/亩。2016年随着绿色通道和联合体的实施,育种活力显著提升,5000株/亩的品种开始井喷,2020年MY73的审定以及大面积推广,黄淮海的玉米生产的种植密度又进一步得到提升,部分地区达到6000株/亩以上。
如果参照美国玉米平均单产水平(750公斤/亩)来计算的话:
4500密度条件下,单穗粒重应在160克左右,单穗粒数500粒以上
5000密度条件下,单穗粒重应在150克左右,单穗粒数450粒以上
5500密度条件下,单穗粒重应在136克左右,单穗粒数400粒以上
因此对育种家来讲,首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源和当地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但是从近几年黄淮海玉米生产实践来看,4500密度品种的种植面积会逐渐减少、5000密度的品种仍然是主流、5500密度的品种将会是未来发展趋势。
“非转基因”与“转基因”之争
我国转基因玉米研发与应用已步入快车道。
截至2025年,160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通过审定并推广,其中,铁391K、联创系列、京科系列、登海系列等转基因品种已在多个主产区推广。
现已审定的品种中大多为传统底盘品种的“转基因升级版”,仍没有我国完全原始创新的产品获得生产安全证书,转基因目标性状和品种同质化比较严重,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在生产实践中上,少数品种出现目标基因丢失或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不足,底盘品种遗传背景回复率不够,导致明显的遗传累赘,引起株高、穗位、结实性、抗病性等负效应,可能会对转基因品种的推广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因此转基因品种和非转基因品种的推广在黄淮海区域可能还要僵持3-5年。
随着转基因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的开通,转基因品种将会在3-5年内迅速完成更新迭代,综合性状和目标性状进一步提升,推广面积将会迅速扩增,非转基因品种的种植面积将会明显萎缩。
总结与展望
总之,由于黄淮海玉米生产模式的转变(如宽窄行、密植滴管、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一喷多促等多种技术措施组装与熟化),对品种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主推品种势必要适应新的生产模式,才可能有出路,推广模式也要从传统的“良种良法”转变为“良法良种”。
来源:南北学院等
欢迎光临 种业论坛 (http://bbs.chinaseed11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