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84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世煌谈黄淮海玉米品种试验(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种业 发表于 2013-2-4 15:5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淮海玉米新品种试验所暴露的问题与改革方向(2)

作者:张世煌


    二、晚熟趋势必须遏制

    依靠晚熟品种在试验田里制造高产假象是饮鸩止渴,必须遏制。晚熟品种的克星是机械收获,现在农民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机械摘穗,而是直接脱籽粒。晚熟品种满足不了农民利益,也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品种早熟性对中国企业将是生死攸关的决定性竞争要素,痛下决心度过这道难关。

    我和专家一起考察国家预试圃,79个参试品种,普遍水平比不过正式的区域试验,这说明参试单位之间育种水平差距比较大。我们共同看好4个参试品种,其中两个像是跨国公司提供的品种,另外两个品种都在郑单958的基础上融入部分美国种质。没有被看上的那些组合显示出一个基本趋势,晚熟;在京科968的带动下,靠延长生育期培育“超级”品种,这是投机取巧。育种者不在种质创新上下功夫,依靠投机取巧,难免自取其辱。

    在我国黄淮海地区,这已经是第二轮发生品种生育期趋于晚熟的倒退现象。第一次是中单2号和黄四17时代,后续品种延长生育期才容易通过区试,豫玉22达到巅峰,导致黄淮海地区的玉米生育期延长3个星期。郑单958的创新性就在于将生育期往回缩短10多天,随后又发生第二波倒退潮。这在前几年的“超级”育种和今年的预备试验中都看得清楚。对种子行业的市场经济不宜过多行政干预,企业参与品种筛选和增加话语权,才可能制止生育期延长的倒退趋势。借助于郑单958,黄淮海地区原本有一些竞争优势,今后要遏制倒退趋势。中国企业须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与机制创新,才可能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守住地盘。

    在考察中看到,大多数品种到国庆节以后还没有达到生理成熟,相当一部份品种比郑单958晚熟,个别品种胚乳线只跑到三分之一,大多数是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只有极个别品种达到生理成熟。推波助澜的当然是品种审定制度。一二十年前,还可以归结到国家科技项目的引导,现在却赖不着科技部,基本上就是品种审定给惯下的坏毛病。再就是大牌专家积极误导,带领育种者朝错误方向奔跑,至今也停不下来。

    据说几个省的玉米品种区试将施行机械收获,凡是生育期比对照郑单958晚熟的自然没有优势。这个举措看似很绝,但为了农民利益,也为了回避育种者之间的矛盾,管理者只能采取这个措施。这也反衬出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郑单958在山东大部分地方并不算早熟,灌浆和脱水缓慢,成熟度不够,不适应机械收获,因此,今后需要在对照的基础上逐渐缩短生育期,才能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要,也才能抗得住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

    紧凑型似乎也与晚熟联系在一起,以前强调粮食产量,忽略了农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即使紧凑型也不应该晚熟和繁茂,但国内看到的紧凑型品种却比较单一,多样性不足,这是紧凑型育种思路再也走不下去的重要限制因素。
2#
nvgqtrc 发表于 2013-2-7 16:52:5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5 16:49 , Processed in 1.1509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