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70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世煌:什么叫“良种配良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种业 发表于 2013-11-7 20: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张世煌


    先看几则笑话,据说是汉语八级考题:

    请考生写出以下题目中两句话的区别在哪里?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单身人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两种人容易被甩:一种不知道什么叫做爱,一种不知道什么叫做爱。

    说相声和讲笑话,都要善于使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才会幽默,甩出笑料。我们讨论科学问题,就不能偷换概念,可是我们的语言中就常常隐含着这种幽默环境。科技人员要善于识别其中的奥妙。

    我曾经写文章讨论过,农民的保守性在人工作业和机械作业时代的方向完全相反(见2013年2月6日中国玉米博客)。同样,“良种配良法”这个流行语也有时代和技术的方向性。其中隐含着语言的智慧和玄机。

    在这类问题上,我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当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时候,推广好品种,要研究与之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为的是更深一步挖掘品种的产量潜力。当普遍使用化肥、农药、机械和杂交种,提高种植密度,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普遍实行机械化和规模化管理,再这么讲就不对了。大型机械作业要求简单和规范化管理,品种也必须服从这个道理,既育种者要提交适应机械作业的新品种,而不能要求农艺师为每一个品种研究一套与众不同的管理技术。实际上也做不到。所以,今后培育新品种必须强调规范化,以适应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简化管理。正是由于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学习美国先锋公司的理念,农学家和生理学家要指导商业育种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虽然做不到每个农户大规模机械作业,但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机服务的形式,普遍带动和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要求的新品种必须适应机械化作业。这一点不可再犹豫。现在,世界上培育和种植高杆、大穗、晚熟、稀植繁茂型品种的国家越来越少,唯有中国独树一帜,但现在国内这类品种正在迅速减少;中国育种者正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新种质,育种方向即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据我观察,美国人和中国人对“良种配良法”有不同的理解。从中文字面看,似乎说的话都一样,但认识问题的方向却相反。这就是生产力背景不一样造成的深层次分歧。也可以说是价值观相反。这在中美交流的时候要警惕,不要自以为对话交流成功了,其实中间横着价值观的障碍。

    美国方面是简化操作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一切服从机械化,品种也不例外。所有这些都是不言而喻。而中国方面许多农学专家却抱残守缺,仍然坚持几十年前人工作业时期形成的理念,那倒是有干不完的活计,显得很忙碌,却没有把生产力推向前进。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归纳如下:

    “良种配良法”,其中的“配”字很讲究。在中国人这里,是被动语态,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品种是核心,是主体,而农艺学是从属地位的。至今,这种被动语态的思维方式及价值标准仍然支配着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始终走不出被动状态和理论与创新能力的低谷。

    实行机械化作业,农民所理解的“配”字是动词的主动语态,即以农业机械化为特点的现代生产技术很成熟,生产力水平已经很高,育种必须适应较高生产力水平和规范化的生产条件。因此,品种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现代生产力。所以,品种是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的从属地位。中国与美国科技人员对一个“配”字的理解方向完全相反,这反映出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因此中国这方面,所谓栽培学科长期停滞的原因在于人的思想停滞和文化落后。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机械作业与品种的关系。黄淮海地区农民种植郑单958的密度逐渐上升,农机手不会为了某个农户播种浚单20或伟科702而更换机械零部件以调整播种密度,于是浚单20的种植密度也跟着提升。这就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倒伏现象。于是顺理成章,农民就不再种植浚单20。这个故事启发育种者,必须主动适应机械化作业,培育耐密植的新品种。这是硬道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曾经大力支持“栽培学”研究,期盼和支持对中国的玉米“栽培学”研究进行改革,但八年下来,理论和技术进步却缓慢得令人沮丧,不想改动研究思路,更谈不到学科改革。但中国玉米产业肯定要向前发展,不会止步于个别不愿意进取的专家脚下。

    在中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农艺学研究不可少,但必须面对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文化比较与产业内涵去发现问题和寻找向前推进的途径。也许个别人早就在暗中转移自己的利益和真实兴趣,这说明他们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没有能力改变,在学科内部却是一团和气,对青年人则是一种欺骗和误导。为了突破这种沉闷的局面,今后,要把青年科技人员轮流送到美国去进修和培训,学习先进生产力和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重新认识和革新农艺学的学科建设,既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又要普遍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

    未来属于青年人,学科发展的未来寄希望于青年人!(转自张世煌先生搜狐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2 12:11 , Processed in 1.1763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