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58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两个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同时审定——这是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阿里巴巴 发表于 2016-12-13 06:4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麦S


      来自2016年12月07日“小麦价格信息网”的 一篇《山东作物育种实现新突破:首次育成两个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的报道,让人看了产生想法、开发智力。

      报道中说,两个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是太麦198和齐民7号。这两个新品种已经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12月2日正式结束公示。报道中还说:“有关专家称,这两个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在近些年,小麦赤霉病大举北上之际,有了这样的品种做先例审定,并结合着向其适应的地区推广,专家敢这么说,敢将其上升到“保障食品安全”的高度,我们认为“靠谱儿”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报道中的这段话:“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华荣研究员说,育成中抗小麦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在山东尚属首次。令人刮目相看的还有一点……育成单位分别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泰安市泰山区久和作物研究所与淄博禾丰种业。”

      这段话太好了,它足以说明:①在我们大量小麦品种材料中,有对赤霉病存在抗性的可能,即使是“中抗”,抗病基因也应该是存在的,这样就不像是很多研究中说的“赤霉病没有明确抗源”那样儿;说明只要我们加以检测和注意选择,抗赤霉病品种的育成就不是太难,就不会再提小麦赤霉病就把我们吓到不行。②正是由于两个选育单位“名不见经传”,才说明中两个品种是不具备太大实力的育种单位育成的。(可能)说明,他们的育种目标里不一定就设计了“抗赤霉病育种”,而结果是"蒙上"的(经过品种区域试验过程中的检测被筛选出来的),这就说明有显性抗源存在的可能,如果是这样,说明抗赤霉病育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问题的关键是早前我们关注的太少,检测的不够!③按照我们上边①、②这个推论,我们可以将我们曾经审定过的一些品种再进行抗赤霉病的检测与筛查,可能的结果会让我们有更多惊喜!

      小麦赤霉病可怕不仅仅是感染了赤霉病造成小麦减产的事儿,更要命的是被赤霉病感染后的小麦将被作为“不安全食品”来处理,按照常规标准,每百个籽粒中有3个病粒就算是不合格,就会遭到“拒收”或对食用者造成健康危害。特别是在最近一些年份我国小麦赤霉病的发展和蔓延势头较为强劲,从较早前危害较为严重的长江中下游麦区一下子发展到了黄淮、乃至黄淮北片麦区。小麦赤霉病发展之迅速还来不及让我们准备,抗小麦赤霉病育种就一下子也被提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在这个相关地区搞小麦育种的人您还没有对抗赤霉病育种有设计,那您还真的不好意思说自己也是搞小麦育种的!当程顺和院士提出“南上北下”,即:充分利用南北大面积品种的育种成果,改良北方品种的赤霉病和穗发芽、南方品种的抗寒性和产量潜力,提高该区域粮食生产水平的育种目标时,罗列我们以往对小麦赤霉病的认识、四处搜罗一下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经验和材料,其结果总会让人感到失望或无从下手。因为:其一成功的经验太少太少了,特别是黄淮麦区;其二是明确的抗源也几乎没有或是太少太少了,特别是黄淮麦区!

      《山东作物育种实现新突破:首次育成两个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的这个消息就是给这个地区的小麦育种人打的一剂强心针,在生产上种植抗赤霉病品种“有米下锅”的同时,也让这个地区对小麦抗赤霉病有设计的育种家们见到了一束光亮,让抗赤霉病育种瞬间将变成“有米之炊”,这样接下来抗赤霉病育种的事儿是不是就变得好办一点了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一直以来,山东的小麦品种受人青睐,其理由简单:①地区适应性较广,跨越生态区的品种较多;②山东的小麦品种历史上出现较为致命的问题较少,特别的在小麦安全越冬性和抗倒春寒特性上表现了得;③白粒品种较抗穗发芽、籽粒硬度较高;④面粉品质基础较好,面粉较白。当具备了这些时,假如我们再将抗赤霉病加上,程顺和院士说的“南上北下”我看就可以将其意思改成:北边山东的品种可以南下(黄淮南片以及以南地区)了。这样是不是解决了抗寒性的问题,产量的问题,穗发芽的问题以及抗赤霉病的问题等呢?而山东小麦品种的这种“南推”的先例不是没有啊!只是早前的品种还没有抗小麦赤霉病罢了。

      为了阻止或减缓小麦赤霉病的大举北上,我们说在黄淮南片的一个条带地区用栽培(方法)加(抗病)品种的模式设置一个隔离带,原来我们苦于没有品种,现在看来,这个设想的一些积极因素、特别是品种因素有了提供方,由此让我们相信,小麦赤霉病的问题蔓延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了希望,我国黄淮、乃至更广大的麦区小麦粮食安全也有了一丝着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1 22:28 , Processed in 1.2059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