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2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种业观察 | 挣不挣钱看销售、赔不赔钱看生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管理员 发表于 2023-5-3 21: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北学苑 ,作者黄西林

      种子行业有句老话“挣不挣钱看销售、赔不赔钱看生产”,这句话对种子生产的重要性做出了中肯评价。尤其是我国种子企业普遍实力较弱,大多是“赚得起、赔不起”,生产环节一旦出了问题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加之近年来种子生产成本“翻着跟头”往上蹿,基地付款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优质基地空前紧俏等一系列变化,使得玉米种子生产成本和风险同时飙升到前所未有的高位,各种子企业对种子生产的重视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我们育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必要结合种子产业化的要求对育种方向和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一)育种要考虑生产成本

      1)注重母本自交系的丰产性与千粒重

      种子生产最终与基地农户结算大多是“亩保产值”模式,所以决定制种成本的最核心因素毫无疑问是制种单产。影响制种单产的根本因素是母本自交系自身的产量潜力。近年来,通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母本自交系自身的产量潜力有了明显提升,2016 年后制种平均单产均在 360 公斤以上,2019 年一度接近 400 公斤。高产组合越来越多,改郑 58 类、改6WC 类、美杂选类等都不乏 600 公斤/亩产量的新品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种成本飞升的压力。

      千粒重是影响商业成本的重要因素。鉴于目前市场推广品种 90% 以上都是采取按粒包装的精品种子,千粒重大小直接影响着每袋成品种子的成本。种子生产基地收购仍然以重量为计量方式,市场销售则以“粒数”为计量方式,所以,千粒重大小直接影响着成品种子的单位(袋)成本。市场大多数计量原则是一袋种子为一亩或数亩的用种量,按照现有品种的耐密性,每亩用种数量大多在 4000~6000 粒,单亩包装也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千粒重过低,每袋种子的重量达不到 1.2 千克,会影响其商品性,客户会感觉有“偷工减料”之嫌;千粒重过高,每袋种子的重量会增加很多,直接使得商品成本飙升。按照笔者近几年的经验,千粒重在 280~330 克较为理想,产品策划更能 “游刃有余”。当然,每个品种的适宜密度差别较大,对千粒重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还是应该因品种而异。

      2) 注重父本自交系的花粉量及开花习性

      由于制种基地人力成本的“飞速”上升和人力短缺,制种机械化程度在快速提高,核心制种区的传统“满天星”模式越来越难落地,单一的父本行比模式回归主导,这就对父本自交系的花粉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要求其开花时不抱雄、散粉畅。只有这样才能尽量扩大母本行数并保证授粉结实良好,充分发挥母本自交系的增产潜力。

      二)育种要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风险

      1)注重父本自交系的耐热耐盐碱等抗逆性

      基地散粉期高温导致父本自交系雄花及旗叶灼伤、干枯或开花、散粉不畅、花粉活力下降,进而影响结实、出现花粒、造成减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当然也不排除高温导致母本自交系花丝活力下降原因)。因此,父本自交系高温状态下的开花习性和花粉活力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引起育种家们高度重视。另外,近年来诸多父本自交系来源于美系血缘,如4CV及其改良系等,这类资源大多对盐碱比较敏感,近年来,因选择制种基地时忽视此类性状,导致父本老小苗,无法正常发育,进而造成基地大幅减产的事例并不少见。

      2) 注重母本自交系开花吐丝习性和抗病性

      种子生产过程中,母本的丰产性是降低成本的核心因素。后期的抗病性对最终制种产量和质量形成较大的威胁,一是茎腐病,尤其是生育期较长、基地海拔较低的地块,近年来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基地视作早衰),直接影响后期灌浆,千粒重下降 5~15%,对种子均匀度、饱满度等商品性以及芽率、芽势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丝裂病和穗粒腐对种子质量影响较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大田生产而言,种子的纯度是种子质量的核心,尤其重要的是自交粒的比例影响最大。控制自交粒的关键是去雄环节执行得是否及时、干净、彻底、到位。近年来,劳动力短缺逐年加剧,尤其是土地流转后集中管理的制种基地,自交风险越来越大,自然而然,母本自交系的开花习性对控制或缓解自交风险显得越来越重要。雌雄开花的时间间隔(ASI)被视作选择抗旱性的重要指标,有关研究表明ASI与品种的耐旱性呈负相关,但ASI过小也即是自交系雌雄过于协调,势必给人工去雄留出的安全时间很短,容易造成过度“带叶去雄”,要么出现自交风险、要么因带叶过多影响灌浆。所以建议育种家们在选育母本自交系时适当考虑ASI值,适当拉大抽雄与吐丝的时间间隔,尽量避免“抽雄即散粉、散粉即吐丝”,尽量为人工去雄留出安全的时间和空间。

      三)选育的品种要适宜制种全程机械化

      近年来我国玉米制种基地相对集中,优质基地土地成本、生产管理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持续提升;河西走廊作为我国玉米制种的核心基地,近两年基地付款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逐步扩散和影响到其他基地;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用工荒”以及人力成本的强劲提升对玉米制种的影响越来越凸显。上述一系列因素导致玉米种子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制种成本连年大幅攀升,市场终端的价格拉升难以消化增加的成本,市场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基地集中、用工荒等对种子质量带来较大隐患;新型的付款模式加上高成本和质量隐患,种子企业的经营风险空前,一次制种生产失误就可能葬送掉一个种子企业。如此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思考玉米种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玉米制种的全程机械化也许是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所谓全程机械化不外乎播种、田管、去雄、果穗收获、扒皮、烘干、脱粒、精选这些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也有人概括为播种到成品实现种子“不落地”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头的诸多环节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中间从去雄、收获、扒皮到烘干环节仍需努力。鉴于此,我们也应该从育种的角度提前思考如何适应“机械化”的需求。

      1)机械化去雄对母本性状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玉米去雄机械仍然是“切割+拔除”的工作方式,先切割后拔除,或以切割为主、拔除为补充。这就要求母本穗上叶片数最好能达到7片叶,穗上节间拉大,雄穗穗柄长、不抱雄。机械化去雄一般去除穗上3~4片叶,最大限度地保留去雄后穗上部有效的光合面积,是后期母本灌浆的保证,以确保对产量没有影响或影响降到最低。

      2)机械化收获对母本性状的要求

      机械化收获是采用收获机械在田间直接收获果穗,目前分去苞叶和带苞叶两种方式。带苞叶收获果穗是较为专业的收获方式,收获的果穗带苞叶运回加工厂,再用拨苞机去除苞叶,尔后进入果穗烘干,这种形式籽粒损耗小、破损率低,但对收获和加工设施要求更高、更专业,目前国内只有新疆等区域有少部分企业采用这种收获方式。国内大部分生产基地或企业采用的都是“去苞叶收获果穗”模式。收获机械大部分是收获大田玉米的设备直接用于收获种子,破损率和田间损耗较高(一般在 4~6%)。近两年张掖基地陆续出现一种小型的种子收获机械,“扒皮轮”的设计适当考虑了种子破损控制,使得张掖基地种子机械化收获比例急速上升,2023 年很多种子代繁公司都将“采用机收”写入合同中。

      一般来说,种子收获时水分含量在30%左右,机收的最大问题是田间落粒和种子破损。落粒和破损主要出现在“扒皮”环节,母本自交系苞叶越紧、越厚,落粒和破损就会越严重,所以,为适应目前的机械化收获,建议母本自交系苞叶厚度适中、成熟时苞叶松散为佳。

      玉米育种是玉米种子产业化的源头,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在求新、创新中需要更多地了解产业化需求,最大限度地用育种手段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可以事半功倍。当然育种创新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们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在此说明,文中大多是一些个人经验、没有严谨的试验数据,错误在所难免,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2 04:35 , Processed in 1.1861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