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67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别关注②:全面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种业 发表于 2013-8-17 08:4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佟屏亚先生搜狐博客

     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农业!

     新世纪十年,跨国种业逐步完成在华本土化布阵之后,依靠转基因集团的权位、经费和人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第二个十年(2011~2020年),在全国科研院所开展转基因技术研究,在种子企业推行转基因品种,在全国全面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兹事体大,万勿轻视!

     一、把“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写入国务院《规划》

     2012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经历半年,转基因集团借助控制的科技官员、科技专家和科研经费,把“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写进《规划》,把转基因品种进入企业。①在重点任务列入“开展功能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研究”。②在生物育种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扶持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形成生物育种研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③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创制一批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转基因新品种”。

     《规划》没有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某些部门违法违规操作,把培育转基因品种列为重点项目,给“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披上合法的外衣。要注意的是(2012年12月31日),正是在两届政府的交替时机,突然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生米做成了熟饭”,扔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药”。有媒体说,有关部门借此机遇,利用掌控的巨额经费,可能已经下达了300多个转基因研究项目或课题(单位),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和省级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

     二、公开资助种子企业发展生物育种

     根据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2]607)号)。经过申报和审批,2012年10月16日,发展委(高技术产业司)公布《主要农作物生物育种能力提升与重大新品种产业化项目》资助名单,全国有41家种业公司入围。资助资金共约5亿元已经先后到位(每家分别为600万元、1200万元不等,三年滚动增资)。

     按发改委《通知》第三项“专项支持主要内容”规定: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面向区域农业发展需求,统筹建设或利用高水平规模化生物育种研发平台,快速提升重要种质资源基因挖掘、分子育种、细胞育种、航天生物工程育种等新兴育种技术开发能力。

     这是经过认真策划的“先给钱、后建庙、再请神”的措施。中国多数种子企业缺乏“育繁推一体化”,育种能力十分薄弱,更无能力开展分子育种。现在发改委等单位下达巨额经费,明摆着是“天上往下掉馅饼”的好事,不要白不要!全国种子企业都踊跃申报,按图索骥,获得了分子育种项目上千万元的经费。有了钱,可以建楼招兵,组建队伍,购置仪器。特别指出,开展生物技术研究的仪器设备全部需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操作人员也必须是生物技术专业毕业。按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摆开分子育种研究的摊子,要不了多少年转基因农作物就有可能铺满中国大地。(附表)

     三、组建全国最大的“华智水稻生物技术公司”

     2013年7月23日,隆平高科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议案》。标志国内最大的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落户湖南长沙。华智生物注册资本总额3亿元,由包括隆平高科、神农大丰、丰乐种业、荃银高科、中国种子集团在内的12家种业公司组成。隆平高科占股权比例43%,其他57%股权分别由神农大丰、丰乐种业、中种集团、荃银高科等11家公司出资认缴。

     隆平高科董秘介绍,华智生物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下成立的,定位为半公益性的技术研发机构,主要是为了推动生物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发能力。报道说,华智生物的经营范围为:育种生物技术开发、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设计育种咨询、人才培训等。宗旨:整合全球先进研究成果,并通过生物育种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动生物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我国杂交水稻常规育种技术领域,为全国种子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特别关注:新世纪发展起来的中国种业,90%以上未实现“育繁推一体化”,重点应该是加强常规育种研发的基础能力建设。有关部门突然间以项目名义投入巨资资助开展生物技术研究,轻重倒置,也违背国家“拒绝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重大原则。须知,生物技术仅是常规育种的一项辅助技术,健全的常规育种研发体系是生物技术的受体和载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中国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绝非生物技术,而是基本的常规育种体系和培育高产品种。特别警惕:有利益集团以政府的名义强行在种子企业推行转基因技术,企图强制在全国推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兹事体大,万勿轻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6 00:27 , Processed in 1.2546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