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66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批驳“零缺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种业 发表于 2013-12-10 18: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批驳“零缺陷”?

      “超级”玉米早就没了市场,“零缺陷”不过再添笑料。它的愚蠢性不仅在育种方向和技术环节,也包括哲学基础。但这些不必太介意。因为二十多年来,玉米界的所谓学术之争很容易就形成共识。

      玉米育种基本上是应用技术,有多少学术问题需要争论?又有多少扯不清的哲学思辨?细想想,真没多少值得争论的科学与哲学问题。如果有一点争论,很快就能达成一致。

      现阶段改革,分歧不在对与错,而在利益!所以不能把分歧硬往学术上扯。在利益面前,一种态度是赤裸裸,不讲对与错,更不跟你讲道理。另一种做法是协调利益关系和重新整合资源。改革的阻力或许就在整合资源上。

      “超级”和“零缺陷”早就没人理睬。道理不在学术,也不在哲学,在于它危害种业,而且是故意所为。为什么说是故意所为?因为他们嘴上反对正确的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但育种时又照着去做,不敢坚持错误。或嘴上喊“超级”,喊“零缺陷”,但实际育种做另一套。育成几个品种,似乎验证了“超级”和“零缺陷”,这欺骗性就更大。

      双重利益集团如果坚持高杆大穗晚熟稀植的育种方向,不但嘴上反对商业育种理论,而且实践中义无反顾,一条道走到底,那才值得尊敬,即使错,也要言行一致,勇于担当。某教授不但嘴上反对现代育种理论,最近还审定了高杆大穗晚熟稀植品种,所以,他是一个纯粹的,以实际行动坚持“真理”的教授。

      嘴上鼓吹“超级”和“零缺陷”,实际中另干一套的所谓“专家”太不厚道。或嘴上攻击正确的育种理念和技术路线,连美国种质也要抨击一下才过瘾,可是育种上又照着做,这欺骗性就太大,所以要揭穿。

      一些基层育种人员在理论上较薄弱,至今还有人相信多群论,包括一些没学过数量遗传学知识,没有育种经验,只学过一点分子生物学技能的博士仍然认可多群论。一些人用分子标记做遗传多样性分析,然后用绝对值计算遗传距离,必然得出多群结论。其实,他们只要正视配合力与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之间的差异,并探索差异的原因,就能够找到正确的统计方法。

      多数人不能从数量遗传学理论去理解高密度抗逆育种的含意,做起来犹犹豫豫,态度不坚决。这是由于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传统文化束缚了人的思维能力,根源在教育,这绝不是看我的博客就能够弥补的。在这种背景下对招摇撞骗行径不能看着不管。因为那是祸害。

      我的文章招致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某专家反对。他们与被批评者在学术上并不相通,但是暗通利益!我认为作物栽培生理学应该指导育种方向,与数量遗传学共同引领育种技术路线,而不应该追随“超级”和“零缺陷”去骗人。

      中国历史上长期遭受逆向淘汰,改革与创新的正能量很弱,经不起专家、教授和大人物的折腾与误导。双重利益集团的偏能量很大,错误思潮有他们撑腰,下面就有人信以为真。

      最近一些年,赵久然在全国玉米栽培和育种会议上反复讲“超级”,作为学术交流,讲也就讲了。如果这种怪论发生在产业体系,就要批驳,因为国家体系是从产业角度整合资源和引领创新方向,包括支持企业的商业育种。如果体系成员鼓吹“超级”和“零缺陷”,对全国育种方向的误导就很严重,所以要明明白白地告诉社会,那是他个人观点,不代表主流方向。双重利益集团可以骗科技部,也可以骗团队成员,但骗不了产业。

      北京某“专家”牵头搞的超级穿梭育种是一个教训,他引领全国各地动用几千万科技资源打水漂,不了了之。登海种业“超级”育种的后果更是一面镜子。欺骗性宣传误导创新方向,瓦解创新积极性,置种业于死地,所以必须否定。登海有很强的背景,又有跨国公司作靠山,尚且如此,换成其他企业,如此方向性失误后果就更严重了。

      今年,在一次会议期间,那位“超级”明星接受南方记者采访,“超级”是再也提不起来了,只好狡辩“零缺陷”。

      多年来,那家杂志一直站在改革前沿,社会影响很大。在种业界的影响力更是超过同类杂志,但是,在种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与创新遇到阻力,许多基层育种者彷徨,赵久然在这样一本以改革为特色的杂志上散布“零缺陷”,负面影响太大。他现在既是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成员,又是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机构“专家”,还是几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对指引我国玉米育种方向有巨大的偏能量,所以必须揭穿,向社会传达正确信号。

      科技体制改革尚未揭幕,种业发展进退两难,利益挣扎刚开始,……在逆向淘汰的社会潮流中,我们顶着压力,纠正方向性错误,好不容易向前推进,此时更要提防流言蜚语扰乱产业方向与技术路线。

      现代商业育种须构建完整的产业技术链(pipeline),需要植保和作物生理专家配合育种者鉴别种质和指引抗逆育种方向,这与“零缺陷”完全不是一个思路。如果说“超级”只是方向性错误,而“零缺陷”则是在刚刚明确了商业育种方向以后,突然又捅出另一把刀子,直指商业育种的技术路线,再次瓦解商业育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不置中国种业于死地不善罢甘休。这好比唐僧西天取经,路遇妖魔一个接着一个,不得消停。

      “强优势”育种也是为了糊弄国家经费而编造出来的项目,但目前只归因于个别专家教授看不透杂种优势与产量的关系,自己不动手做试验,甚至不阅读文献,拍脑袋拍出来的项目。当然,可能有另辟蹊径的考虑,也可能是思维方式导致的理论偏差。所以,目前还不能说那就是欺骗。对所谓“强优势”只当是学术讨论,再观察几年。但我们要知道“强优势”育种没有科学依据,属于方向错误。(转自中国玉米搜狐博客http://chinamaize.blog.sohu.com/282031924.html)
2#
匿名  发表于 2013-12-11 13:27:21
批判的很真实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2 17:07 , Processed in 1.2016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