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5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石:关于中国种业的产业定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9-10-28 15:34:10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关于发展中国种业,保护“民族种业”成为一个热点。“民族种业”是一个抽象的和集合的概念。无论保护也好,扶持也好,发展也好,如果仅仅是泛泛而谈、喊两句口号容易得很;但真正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需要落到实处。

    要谈论这一问题,我们应当“正本清源”。中国种子产业基本定位是什么?它所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中国的种子产业不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它应该为下游的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和提供技术服务,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发展作贡献,为中国农民的增产增收作贡献,为全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我们看看中国目前种业的发展是否满足了这一需要呢?过去六十年中国的种业的发展应该说成绩斐然,特别是中国的育种科研基本做到了支撑行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基本需要。但是,此之外,亮点不多,种子行业的“短板”依然明显。作为一个产业,中国的种子生产的过程基本上“靠天吃饭”,人为的干预和掌控能力非常有限;产业的质量标准很低下,三分之二的种子最终因质量问题而被“间苗”剔除,造成大量的产业的“无用功”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技术推广体系虽然原本已经建立,但运作效率低,行政成本高,近些年在大多地区更近乎名存实亡;售后服务体系基本没有建立,整个产业还停留在对其概念的讨论阶段;产业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有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业形态原始,产业分布极为分散;产业链和价值链并没有有效形成…。

    然而,我们种业的许多同行们受到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颇深,总是习惯于纵向比较,与解放前比较,与文革前比较,与改革开放之初比较;不习惯或者不愿意“放眼世界”,做横向比较。作为一个产业,自身的技术的升级换代极其缓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种子产业的技术水平差距并没有缩小。即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种子产业相比,我国在某些环节也有差距。我们种子行业的同仁和某些行政部门的主管过多强调市场份额、排名,国外企业的竞争,忽略了产业业自身对于中国农民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实惠,对于生产效率提高所应当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下游产业以的责任。

    先锋公司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因为与国内公司的运作思路和模式完全不同,我们并没有必然成功地把握;但是我们坚信一点,公司如果想在市场上站住脚,必须给客户和中国的广大农民带来额外的价值,必须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作贡献,而并没有过多关注与国内公司的竞争问题 – 这些就是我们不断研发和投入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技术推广和服务的原动力。

    市场营销、广告宣传,企业的管理当然有很多技术、技巧可言,但万变不离其宗。没有对于最终用户价值的提升,没有对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贡献,任何公司都不可能获得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我们国内的一些同仁一谈起来国外的种子公司、竞争,总是“同仇敌忾”,立场也会前所未有的一致。但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我们种子行业的基本定位,它所应当承担的社会基本责任。

    这如同体育比赛。竞技体育比赛有“计时赛”和“排位赛”两种基本形态。最典型的排位赛是自行车比赛中的“争先赛”和球类比赛。在第一圈中,比赛双方都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争取占得有利地位,至于时间并不重要;反观百米飞人大战等比赛,最激动人心并不是“英雄排座次”,而是人类是否能够超越自己的极限,实现新的飞跃。它的着眼并非只有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记录、人类的极限,他追求的是自我的超越。

    如果我们国内的种子公司,总是盯着国外的公司给自己造成的竞争的压力,而不能深刻反省自身的技术,产品,服务是否在日益进步,是否能够满足农民的需要,中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无疑是舍本而逐末。

    我们的教育从小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精神和实际行动,我们便只有“空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2 20:55 , Processed in 1.1855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