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浪淘沙,谁将胜出?黄淮海玉米品种的十年变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管理员 发表于 昨天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以前只有国家农业部和各省种子管理部门开展的官方品种审定试验。因为受试验容量、经费、人力等条件的限制,参加审定试验的品种数量有限,通过审定的品种数量不多,品种呈现供不应求或是一品难求的状态。

      品种生产经营商、代理经销商、农民选择品种对象不多,选择自然容易。

      2015年国家开始开展玉米品种绿色通道审定试验,2016年开始开展联合体玉米品种审定试验。之后,各省相继开展省级玉米品种绿色通道和联合体审定试验。多元化的审定试验渠道,带来参试品种和审定品种的数量激增,业内称“品种井喷”。

      品种“井喷”喷出的不全是金子,而多数是沙子,很多品种因同质化或存在严重缺陷而呈现“见光死”。

      品种生产经营商、代理经销商和种植者在众多品种面前眼花缭乱,怎么样才能选对好品种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任务。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薄看法,期望有点可参考之处。

      品种选择环境的变化

      1 玉米生产状况的变化


      黄淮海夏玉米品种选择与十年前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玉米生产状况发生的明显变化。玉米的种植者已经从以一家一户为主转化为以种粮大户为主,他们对品种和技术有更为深刻理解和更严格的要求。

      玉米生产简约化、机械化、规模化已经成为主导形式,这对品种的抗倒性、耐密性、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玉米播种多采用单粒播种、宽窄行种植比例提高、苗期不间苗定苗、施肥“一炮轰”、喷灌或滴灌正在代替大水漫灌,这些简约化的栽培管理方式同样给玉米品种提出不同的要求。

      2 玉米生长环境的变化

      玉米的生长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黄淮海夏播区,从2013年以来,玉米生长季节连续12年出现自然灾害,高温干旱屡屡出现,阴雨寡照多有发生,台风暴雨连年不断,破纪录的极端气候屡见不鲜。

      这些非生物胁迫,对玉米品种的抗逆广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黄淮海玉米的病虫害近年呈多发重发趋势。玉米病害中除茎腐病、小斑病关键病害外,穗粒腐、南方锈病危害巨大,已经上升为主要病害;另外弯孢菌叶斑病、大斑病也在不同区域和年份发生严重。这些对玉米生长的生物胁迫,要求玉米品种具备兼抗多种病害能力提升。

      品种选择的关键要素

      1 抗倒性


      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已证明,合理增加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密度的增加带来倒伏倒折风险增加。生长季节的狂风暴雨也会造成根倒和茎折。

      在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的情况下,倒伏基本等同于减产。因此耐密抗倒是优良品种的最基本的特征。抗倒性与根系好坏、茎秆柔韧性关系密切,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关注它的根系和茎秆性状。主根深扎、气生根发达且呈45度夹角扎入土壤内,茎秆柔韧有弹性增加植株的抗倒伏倒折能力。

      在判定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时,可以查看品种在审定试验中不同年份、不同试验点的倒伏倒折率数据;也可以在大田或展示田观察不同密度下的根系和茎秆性状,以及在大风大雨中的抗倒表现,以确定品种的抗倒性。

      2  抗逆广适性

      黄淮海夏播区的逆境多样,包括高温高湿、阴雨寡照、干旱涝泽等,这些逆境在不同年份发生,有些年份甚至同时、前后或叠加发生。

      黄淮海夏玉米生态区覆盖面积大,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种植方式、耕作习惯、播种时期、管理水平不尽相同,这些对品种的适应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逆境多样、生产状况不同,要求品种既要耐得住高温干旱、又要耐得住低温寡照和多雨涝泽;既要适应不同区域的生产环境,又要适应各个地方的种植管理习惯。

      进行品种抗逆广适性选择时要认真查看和研究审定试验的不同年份、不同试点气候特点和品种的相应表现,特别是那些严重灾害年际、灾害区域的表现。

      国家要求审定试验进行3年多点试验,就是要检验品种在不同年际,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检验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3 抗病性

      黄淮海区域病害多发重发,近年来影响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四种,即茎腐病、穗粒腐、小斑病和南方锈病。

      茎腐病分为镰孢菌茎腐和腐霉菌茎腐两种,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发病类型不同,应选择兼顾两种抗性的品种。

      穗粒腐病近两年发生偏重,病原菌包括镰孢菌、青霉等多种,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抗原,因此育种家多以提高品种品质来提高抗性。

      通过品种选育小斑病危害这些年基本控制,但2024年和2025年有所抬头。南方锈病前几年发病比较重,育种家加强了抗性改良,已出现一批抗锈品种。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审定试验这四种病害的抗性应达到中抗以上。这些病害抗性可以通过审定公告查询,也可以通过试种观察。

      4 环境钝感

      玉米在田间生长,环境多变,这种变化既有气候大环境的变化,也有田间小环境的变化。

      大环境有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向风力等;田间环境包括区域、土壤类型、种植密度、基肥和施肥、浇水、种植方式、地块周围环境等。品种表现是环境条件与品种基因型互作的结果,这些环境的变化造成品种表现的差异。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作物,大品种、好品种的突出优点就是对~环境钝感。玉米品种郑单958、小麦品种百农207等都是靠环境钝感而久推不衰的。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选择对环境钝感品种。

      这些特性可以从审定试验的不同年份、不同区域试点的数据中分析,也可以通过多点多样测试来检验。避免选择那些不同年份、不同区域株高、株型、苞叶长度、叶片大小等变化比较大的品种。

      5 卖点

      一个好品种既要综合性状优良,又要有突出的卖点。卖点可以来源于株型、棒型、抗病性、抗逆性、品质等方面。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面积比较大的品种都有突出卖点。

      例如MY73,也称“黄金粮”,以耐密和品质优为卖点; 沃玉3以抗锈大穗为卖点。

      卖点的发掘需要育种家、生产经营商和销售代理商从品种的特征特性中去发现和总结。

      6  稳产高产

      品种好坏最终的评定指标肯定是产量,我们所有的性状选择都是为保证经济产量服务的。

      稳产高产也是对品种各种特征特性的检验鉴定。稳产是基础,高产是目的,稳产重于高产。稳产就是品种在不同年际间、不同区域、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产量相对稳定,没有巨大的起伏。稳产性可以从品种在审定试验中不同年际的增产点率来判断,也可以通过展示示范、密度试验、肥水试验等测试试验的表现来判定。

      高产就是有较高的经济产量。产量高低既与品种有关,也与气候环境和栽培管理有关。我们可以从审定试验的比对照增产率、产量排位和最高产量等数据来判定;也可以通过多点测试示范等手段来检验。

      7 产业链收益

      玉米品种的商业化推广,需要经过制种者、生产经营商、代理销售商、种植者和粮食收购者等五个环节。

      一个好的品种可以给各个环节都带来增益效果。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从中获取收益,这个品种就不可能持续推广下去;例如,品种制种产量低,制种者没有收益;生产经营者因种子成本高,没收益;生产经营商定价过高,代理经销商收益低;高产稳产性差,种植者收益低;品种籽粒品质差,粮食收购商不收或降价收购等,都会影响品种的推广面积和推广的年限。

      在选择推广品种时我们应该用“品种经济学”的视野评判品种;需要审视在推广中各个环节的增益效应。

      总结与展望

      综合上述,在品种"井喷"的现状下,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抗倒性好,抗逆适应性强、对环境钝感、抗主要病害、卖点突出、稳产高产、产业链收益好的品种。

      选择品种绝非易事,因为没有完美的品种,品种选择时既要注意品种优点,更要重视品种缺点,在推广中既要发挥其优点,也要规避防范其缺点。

      智种评论

      对产业而言,多元化的审定渠道打破了品种垄断,激发了创新活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筛选的难度。当前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的选择已从"有无问题"转向"优劣问题",从追求单一高产转向综合抗逆与产业链价值并重。

      这要求从业者具备更专业的品种甄别能力,既要关注田间表现,也要审视商业潜力。

      未来的种业竞争将是"综合竞争力"的比拼——只有那些兼具抗逆性、稳产性、商业化价值的品种,才能穿越周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黄金种子"。在此背景下,建立科学的多点测试体系、深化产学研协作、推动数据化品种评价,将是破局"选择困难"的关键路径。

      来源:南北学院等  作者:邓士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5-11-6 01:28 , Processed in 1.1556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