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93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玉米种业的产能过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阿里巴巴 发表于 2013-5-20 16: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张世煌


      过剩的产能包括科研能力,假如个别较好的企业被外企兼并或重组,经过改造,消除体制束缚,将发挥出一部分创新能力,特别是中国玉米育种能力严重过剩,但是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严重偏离正确方向,致使我们的研发队伍发挥不出效率。如果年轻的育种者进入外企,或者经合资途径获得技术改造,将焕发出创新活力。现在,落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掩盖了产能过剩,一旦外企深度介入,或经过外企的冲击、改造,中国种业会发生重新洗牌,就更显出我们内在的能力曾经是在低水平重复和过剩。

      这涉及到两个现象,第一,外企似乎不愿意兼并中国企业,或者说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具备被兼并、整合的条件。第二,许多年轻人到外企谋职,能力提升得很快,这已经成为事实。两个现象同时发生,或许对中国企业很不利。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到美国去发展,就职于跨国种业公司,对理论、技术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就大不一样。他们对种业竞争状态和国内外差距看得比较透彻,对发展趋势看得比较长远。但如果这些青年科技人员回到中国的科研单位,就会面临体制、机制和文化冲突与障碍,会被改造得什么也不是,即使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产能过剩是由于缺少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双重利益集团的阻碍造成的;非市场因素干扰保护了落后产能,加剧了产业畸形。其后果将是恶性竞争和价格战。种子价格上行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发展。不要以为价格战对农民有好处,更不要以为价格战会挡住跨国种业,那是不可能的,价格战是饮鸩止渴,只会自相残杀,扰乱自己,最后导致中国种业彻底败给跨国公司。美国种业发展近百年,没有打过价格战,但去年冬季,中国某种业集团却不负责任地率先打响国内价格战第一枪。我劝企业老总们要考虑一个万全对策,坚决抵制和煞住价格战,才能促使中国优质企业发展。这么些年来,满地乱爬的流寇式企业已经干扰了中国种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再允许个别有经济实力却不负责任的大企业挑起价格战,只能把好不容易迎来的种业发展的大好良机丧失殆尽。

      改革是被迫进行的。面对过剩的落后产能,只能被迫接受改革思路。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全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而且有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突出重围,必然有许多企业中途倒下,黯然退场。那么个别有实力的企业该如何面对产能过剩和利润率低的压力呢?

      第一,提高育种研发能力。中国企业尚十分弱小,迫切需要吸引热钱投入种业,但热钱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哪里赚钱就投向哪里。热钱也包括来自政府的投入,这些热钱倾向于投入那些有显示度和能换来政绩的项目。好端端的民营企业一旦被招安,就算是掉进了体制陷阱。看看登海就知道招安的后果。各地方均有为数不多的较好企业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和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这些企业要设法吸引热钱投入,更要把握好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命运。面对风险投资机构和政府两个方面的热钱,企业要Hold得住自己,不可迷失了方向。

      企业要学会正确评估自己,而不是看别人和效法别人的做法。现代种业是一个较长的产业技术链条,须合理安排投入,既考虑当前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想着5年甚至10年以后的危机和市场陷阱。不同的企业,对自己要有正确的估量,合理投资育种研发。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面向未来,一定要着手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实力非常强的企业,要从国际市场吸引高端人才,充实和改造已有的研发体系,提高实力;实力不强的企业,应重在购买品种,或者自己研发与购买品种相结合,区别轻重缓急,稳健地发展自己。现在,经常见到几家企业合伙开发一个品种的危险局面,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凡有一点实力的企业,要尽快从危局中解脱出来。但解脱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很高的风险。

      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从国际市场引进高端人才,切不可盲目乱抓,要根据企业需求重点从跨国公司里引进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善于管理创新团队的主流科技人才,而不应该从大学和公立科研机构里引进只会写论文的一般人员,目前阶段更不要急着引进生物技术人才。这类非主流人才对改造企业的主流运行机制和团队管理难以发挥骨干作用。

      第二,转变经营方向。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应放弃科研,转型做基地、营销等专业化公司,或者某些企业只做科研型公司,不做生产经营,这些措施都能够使企业绕开陷阱,或者把风险转移给别人去扛。

      第三,分散危机。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要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以拓展市场来发挥能力和分散国内市场风险。现在剩给我们的海外市场已经不多,如果管理部门再不调整投资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恐怕连仅有的一点机会也抓不住了。

      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就要修改历史上形成的束缚手脚和作茧自缚的落后政策。在种质资源流动及在海外设立育种试验站、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等方面要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和有自信心的对外政策。

      应该说,上述每一项措施,都可能带来机遇,但也都可能隐含着更高的风险,这就看企业的真正实力和企业负责人的远见卓识与驾驭能力。真正有能力有机会摆脱困境的企业不是很多。如果企业管理有致命的约束性因素,则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前途、改革方向和途径。市场竞争机制将迫使所有的企业面都对未来的生死存亡。
2#
匿名  发表于 2013-5-22 11:42:31
各级政府的领导们,先把各地的散种子、套包种子解决掉再说吧,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一切都是空话!
3#
匿名  发表于 2013-5-22 11:42:39
各级政府的领导们,先把各地的散种子、套包种子解决掉再说吧,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一切都是空话!
4#
匿名  发表于 2013-5-22 11:42:40
各级政府的领导们,先把各地的散种子、套包种子解决掉再说吧,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一切都是空话!
5#
bzkgn 发表于 2013-8-12 18:53:1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5-17 06:29 , Processed in 1.2228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