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80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破解中国种业的“南繁”之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种业 发表于 2014-5-4 20: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刘石


      每年冬季,全国从事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农作物育种的科学家云集我国海南省的三亚地区,对其所掌握的育种材料、亲本和杂交种等进行加代繁殖、测配和种子生产等工作。这些工作在行业内被统称为“南繁”(即在南方繁殖和生产种子)。

      我国地处北半球,冬季的热量资源有限。我国海南省的三亚地区,广西省的北海地区和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在漫长的冬季里种业科研和生产企业可以选择继续进行育种和生产的仅有的三个地区。

      广西的北海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虽然自然条件也各具特色,但是热量资源并不是十分充分,总体来讲不是最佳选择,只能作为补充资源。所以,虽然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因素,全国“南繁”的育种和制种基地绝大部分如今都集中在了我国海南的三亚地区。

      单从热量资源而论,海南的三亚地区无疑是我国最佳的选择。但是全国的种业科研和生产企业如此地集中在三亚地区,也随之带来种种挥之不去的隐忧。

      第一,台风的不规律出没,给育种和制种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往年,三亚的台风季节会在十月的中下旬结束,种业人员会在十月下旬抓紧时间播种,以便及时收获,赶上北方早春的播种。但是,2013年11月10日,强台风“海燕”横扫三亚市,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就给刚刚出苗的玉米、水稻等作物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多数地块不得不在台风过后重新播种,“海燕”造成了中国种业珍贵的育种材料和时间的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三亚地区的面积有限,我国的热带水果,反季节蔬菜生产和旅游业等都高度依赖三亚地区,因而土地租金、人工成本和生活费用逐年升高,不仅不断推高种业的研发和“南繁”成本,而且三亚地区的寸土寸金也严重制约了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和“南繁”规模的扩大;

      第三,由于育种和制种基地的不断集中,使得在这一区域内不同品种之间隔离区的寻找越来越困难,成本也越来越高。花粉的漂移和“串粉”机率的增加对于育种材料、亲本和种子的纯度的保障等造成了许多隐患;

      第四,育种单位和人员的的过度集中,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育种材料和品种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从业人员观念落后的情况下,育种材料和亲本的实际保护也愈发困难。

      种业的育种和生产都是在室外的开放环境中进行,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从种子企业到国家,每年都要在计划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种子生产,以确保市场的充分供应,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这方面,种业无法想象、国家也不允许有其它行业所具有的“缺口经营”的行为。因而,种业这一“社会责任”的特质也给种业带来常态化的高库存的弊端。

      要想破解我国适宜“南繁”的地域资源稀缺和高库存的困局,我们不妨从更广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解决。

      北美的种业巨头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公司都能够制定全球战略,有效利用其网络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在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南美的智利、秘鲁等国家建立庞大和先进的育种、制种基地,为其北美的种业服务并提供安全保障。欧洲的种业巨头也利用非洲的气候和地理资源进行同样的工作。

      既然美国和欧洲的种业企业可以利用热带和南半球热量资源为其北半球的种业科研和生产进行补充,我国的种业不能够走出去,扩大我国的战略选择和资源空间?

      虽然南半球的育种和生产会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但是在市场竞争中更好的时间利用、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更气强的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收益面前,所增加的运输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中国种业如果能够发展出“走出国门”的战略,充分利用热带和南半球气候和地理资源优势,进行至少是部分亲本材料繁殖、育种和生产,将会突破我国冬季热量资源紧张的制约,将为我国种业的发展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带来是巨大的转机。

      对于我国的种业来讲,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东帝汶、缅甸等都可以是考虑的育种和制种地区。前者地域广阔,政治环境稳定,病害轻,但距离远;后者交通便利,劳动力成本低,选择性多。

      中国种业育种和制种的“走出国门”的战略的成功启和实施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政府政策的配合。目前国内对于种子进出口的管制非常严格。为了支持种业企业“走出国门”的战略就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允许一部分材料、亲本出口,用于繁殖和生产;以这一部分材料繁育的后代和生产的种子允许进口,对于育种和生产地的检疫认证。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和高效率的运作体系;

      第二,有基础和能力强的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战略,并招聘和培育相应的人才,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商业、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有效执行企业战略并游刃有余;

      第三,一旦种业“走出国门”战略开始实施,每年必然会涉及有多批量的种子的进出口业务。除了及时和高效率的进出口审批、报关和验货手续之外,企业自身的规范化运作和自律也是这一战略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

      总之,笔者认为,“走出国门”是中国种业能够破解因为气候和地理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南繁”困局的有效战略途径,能够为中国种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资源选择和国际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4 14:19 , Processed in 1.2083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