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5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人员要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二)——密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阿里巴巴 发表于 2016-7-3 09:2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张世煌


      高洪昌介绍了一份先锋公司的研究报告(2015年)。试验密度分别是每亩2000株和7500株。建议读者仔细阅读新悦恒丰(inovoseed)网站(2016年5月15日)的这份资料。

      相信许多人到过先锋公司总部的试验现场(2006~2007),试验中最高产的密度是每亩9000株,推荐农民种植6000株。这涉及到风险控制和最佳经济效益。

      孟山都更重视玉米生理学研究。他们在许多场合向全世界宣称,到2030年,现代农业技术将把全球玉米产量翻一番,依赖的重要技术就是密植。一开始我对孟山都的密植技术持怀疑态度。陪同我们考察的美农部前副部长Tom却毫不怀疑,他认为继续增加密度才能实现产量翻一翻。为此,他建议我与孟山都和Stine进行交流。

      讨论问题都要以实践为基础,不做试验就断言密度到顶或产量到顶,那只是想当然,而想当然是没办法交流的。遇到新问题可以请教于人或提出质疑,但不要轻下断言。

      我的疑问是美国的种植技术承受不了高密度和更高产量。我认为巴西、阿根廷可以,但美国不行。巴西和阿根廷按52cm行距种植玉米,能够继续增加密度和提高产量,而美国机械都是按照76cm行距设计和制造,已经没办法大幅度增加种植密度。孟山都恰恰要改变种植方式,这看起来是有道理的。

      Stine认同孟山都的高产理念。他们研究未来型品种的适应密度是每亩1万株。于是不得不重新设计玉米播种机和收获机。约翰迪尔公司专门为Stine制造了行距30厘米的播种机和收获机。这既是探索,也是储备,表明科技进步的趋势。如果孟山都与Stine的探索不成功,就要另辟蹊径,开发诸如巴西和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潜力,来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

      按照反对者的逻辑,我国已经很难增加玉米种植密度,言外之意,产量潜力也快要到顶。所以,不得不考虑大规模进口粮食或者到国外去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层面需做出各种预案,但科技人员应寻求技术创新与突破。

      有个中科院的聪明人,思想活跃,虽然不懂育种,最近半年却起劲儿地反对高密度育种和密植生产。我认为品种和未来增产方向与技术,不能只局限在育种圈子里。应该是植物生理学(国内叫栽培)引领育种方向,而数量遗传学奠定育种的方法论基础。所以,育种者是在作物生理学和数量遗传学两个基础之上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育种pipeline的设计者和引领者。

      育种者在理解高洪昌这份材料时需要把生理、遗传和育种三者结合在一起过脑子。

      有时候,微信群对理论讨论得比较多,但没法深入。中国育种者要懂点数量遗传学,这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同时明确作物生理学(栽培)不是育种的随从和仆人,绝不是良种配良法那么简单。遗传学没有解决育种方向问题,所以,要把良种配良法反过来理解,即作物生理学指引育种方向。

      如果理解不了这两句话,育种势必盲目,随波逐流。中国玉米育种被误导二十多年,现在已经没几个人跟着跑。但又有中科院的个别人用生吞活剝的方式扰乱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这可不是好现象。

      中国为什么需要高密度育种?因为要在全国范围大幅度整理自交系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只能如此,沒有别的更好选择。这就回到数量遗传学来重新认识育种技术路线了。

      通俗地讲,首先认识到国产自交系的配合力不高,但由于技术路线失误,育种者关注表型性状选择,忽视了对配合力的改良,导致相关等位基因频率总是在0.5上下窜,即使有创新和积累,速度也太慢,还经常走回头路。引进美国商业自交系改良国内种质,对中国自交系可能是提高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对美国系则是降低,这就有必要请出G×E作为选择压力,所以高密度就成为抗逆育种的第一个突破口。其作用是较快地定向积累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理论问题不必多讲;但实践中不能含糊。我们须牢记,逆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育种的选择响应和精确程度!

      一个国家的育种水平看自交系,评价自交系看测验种。测验种是一面镜子,常擦常亮。美国循环育种,平均每四年上升一轮,中国自交系上升很慢,从测验种来看,十四~十五年才上升一轮。最近更是二十年沒擦过镜子,已经生锈蒙灰。

      怎么走出困境?自主创新!尤其要提高自交系的育种水平。许多企业做育种二十余年,至今没有摆脱模仿和跟风,不敢创新,仍然推行以经验为主导的目测选择,不敢施行以配合力为核心的流程管理。企业、科研机构和产业体系科技人员,都应当为促进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11-24 15:05 , Processed in 1.1749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