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3277|回复: 0

为什么愈来愈多的新品种像对照或像谁

[复制链接]
梦回唐朝 发表于 2019-7-29 16: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宋印明-麦S

     小麦育种忌讳同质化,同时更忌讳那些与对照品种相同或长相相似的东西。但在实际小麦育种中,人们又都没办法纯粹捣鼓出很非同质化的玩意儿。

     对照品种或是这样的类型、背景,它们由于表现优秀、目标性状又突出,人们干嘛不用呢?用是对的啊!所以,你用、我用大家都用,结果就形成了在一些省份的区域试验中新品种或新品系长相差不多的一大堆、像对照品种的也不再是少数了。在河南近些年的小麦育种中,前一阵子,不少人都说周麦18不好用,这说明大家都没少用。结果这两年我发现,在区域试验中有不少参试新品系亲本组成里可能都有周麦18或与周麦18有关联的材料,因为像对照周麦18的新品系太多了。现在的山东河北、甚至山西也是如此,济麦22、良星99背景的组合太多,这样的类型现在正在成了当地新品种的主导类型。由于这样类型太多的缘故,也就导致了我们在看这些参试材料表现时,遇到了“像的”,就连一眼也不想再看,会将它们都归到了“像类”后匆匆而过。

     现象就是这样!我觉得,一些品系像对照的长相或类型接近绝不是坏事,应该是好事。这说明我们在选择过程中注意了像对照品种一样的“个体优秀”、也注意了像对照品种一样的“综合性状或目标性状表现突出”了,是选择成功的结果,更是高产类型所具有“共性”的体现。

     实际育种过程中,我们“差样”的类型有,但“差样”不等于高产、不等于就适合生产。当然啦,假如我们材料的亲本组成当中若是没有与对照品种相关的亲本,甚至还“八竿子打不着”时,这些品系的表现还像对照,那就太棒了、就是地地道道的有表现型的“像”,而“根儿”——基因型却与同质化毫不相干了。

     “像对照”或我们新育成的品种类型都有些“雷同”时,说明在高产压力下,能够突破当下产量水平的育种资源有限。育种过程中,不是育种家们没有进行其它途径或类型的探索,而是通过一圈的“探索”后,“目标”又被折了回来,“高产类型”又回到了当下的主导类型上,导致最终还是“像”和“像类”。

     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小麦超高产育种基地”在河南漯河的河南金囤种业公司“挂牌”,历时十几年,从资源搜集到组合配制,特别是一些“新鲜”资源的介入与利用,功夫没少下、工作没少干,但当我们看到几个成功组合的亲本组成还是没有脱离周麦16、矮抗58、周麦24、济麦22、良星99或洛麦24等这一类当地当家亲本后,感觉育成新品种的“当家亲本”就是有“唯一”,甚至周麦1 6×矮抗58还是当仁不让。同样的组配、同样的选择、同样的目标,最终那些曾经被我们最看好、最抱有希望资源组合都销声匿迹了,甚至有些就连“中间材料”也没有留下……我估计,现在金囤种业公司的小麦育种该正式“入轨”了、不再是在“大目标”驱使下的更多、更没有意义的探索了;如此接下来他们的小麦育种可能会更加实在和实际,更加知道该怎么弄了!

     2014年秋,在孙其信校长的提议和支持下,我们常规小麦育种基地从北京搬迁曲周,是“倾家荡产”的搬离啊!也就是说,我们将我们大量杂交后代材料、升级材料和资源,甚至还包括了一些从漯河育种基地拿来的材料等都一股脑的拿来了。这么多材料、类型如此丰富,想象着就让人激动和期待!一晃5年过去了,5年来,结合加代,这里的一些材料该可以看出名堂了。而实际的“名堂”却是没有什么太大、太让人激动的“名堂”。结果我们发现,较高世代就是两个以济麦22为基础亲本的组合后裔,三四代在“高产”方面有起色的组合只在“个位数”范围,亲本还是与鲁麦14(济麦22)、周麦16有关的,譬如丰产性表现最好的鲁原502、石农086和周麦36,几乎再也没有了“之二”!

     这都说明什么?说明条条大路通北京,但您到了北京要去故宫博物院游览参观,您就必须得走故宫南门——午门,其它门有,但都不让您进。这就与我们当下的小麦育种差不多,材料或资源很多很多,您都可以用,但想要育成品种,您就得用周麦16和鲁麦14及相关背景的材料,如果您非要不用,等待您的就是白干和不出品种。更加要命的是,即使是您有了“异质”资源,您想要在河南育种,您还得拿您的“异质”资源和当地的周麦16或相关背景材料结合才可以育成品种;一样!拿到河北或山东,您得和鲁麦14或相关济麦22背景类的亲本结合,这样,您的“异质”资源也才会在当地发挥作用、才会育成品种。关于这些,谁都不用不服气,看看我们周围的品种、的资源后,我们就都服气了。是不是也说明,近一个时期内,适合于当下小麦产量水平的类型不多呢?或被开发的程度还不够呢?这些,我们还不敢说。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想到,以前资源被利用的事例多,育成品种的类型丰富是什么原因呢?

     我会告诉您,是因为以前小麦产量水平较低。在较低产量水平范围内,更多的类型都可以适应、都可能成为生产品种。假设我们还将我们产量水平降低,那是不是有很多的类型就都行了?是不是更多资源就都可以被利用上了,我们也没必要非要“走故宫南门”了?包括强筋优质麦在内,育种也会容易的多了?

     林林总总后,我最终要说什么呢?我要说,接下来的小麦育种要简单了、容易了;不该干、或没必要的事儿就可以不用干了,把肯定出品种的亲本利用好、设计好,后代选择好足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3-29 18:03 , Processed in 1.223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