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来黄淮夏玉米生长季挑战及品种推广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一、近五年黄淮海玉米生长季核心问题

      1.极端气候频发:夏季高温天数显著增加,2022年黄淮局部地区出现连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品种不结实、畸形穗;2023年河南等地连续多日超40℃,导致玉米花粉败育率提升,结实率下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2024年苗期涝害与中后期干旱交替发生,影响根系发育和灌浆进程。

      2.病害威胁加剧:南方锈病、穗腐病、茎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2021年、2023年南方锈病发生严重,2024年局部南方锈病也重发;2021年、2022局部茎腐病重发,2024年茎腐病发生加重;穗腐病也在2024年发生较往年偏重,在我们测试地里一些之前穗腐发生较轻的市场品种,在2024年偏重发生;

      3.倒伏风险上升:强对流天气增多,2023年山东、河北部分地区因台风倒伏面积较大。现有品种中,茎秆强度不足的品种倒伏率高达35%,部分品种倒伏率甚至更高,根系浅的品种在涝渍后倒伏风险增加。

      4.密植技术适应性不足:近些年耐密品种受到经销商、种植户偏爱,但推广5000株/亩以上高密度种植时,部分品种因株型松散导致群体透光率下降,光合效率降低,且抗逆性随密度增加显著衰减,空秆率、畸形穗、超短裙果穗也随之上升。

      二、品种选育与推广一些思考

      1.品种选育:多抗广适性育种耐高温:筛选40℃持续3天仍保持80%以上结实率的材料,结合籽粒快速脱水特性。抗病性:构建锈病、穗腐病、茎腐病多抗基因聚合体系。抗倒伏:通过茎秆穿刺强度、根系抓地面积等指标筛选矮秆、韧性茎秆品种。

      2.耐密型品种改良优化株型结构:选育叶片上冲、穗位高度≤100cm的紧凑型品种。强化逆境适应:在高密度(5500株/亩)下保持单株生产力稳定,空秆率控制在2%以内,同时关注苞叶、穗部性状。

      三、品种测试体系升级

      1.逆境压力测试建立高温、高湿、高密度等极端条件下的品种筛选测试体系。增加涝渍胁迫试验,模拟连续3天积水环境,评估根系耐缺氧能力。

      2.区域适应性评估按黄淮海生态分区(豫北旱作区、皖北涝区、鲁中丘陵区)设置差异化测试点。

      四、推广应用

      在品种推广布局中,不要求全生态区适应,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气候特点、种植户栽培管理方式,精准推荐品种。品种推广前做好测试、示范工作,将合适的品种推荐到合适的区域种植。

      1.数字化推广体系:建立品种气候匹配模型,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未来气候预测,为农户提供个性化选种方案。目前国内也有多个企业在做数字化、智能化种植服务,可考虑企业间品种与服务合作。

      2.农户培训与服务,针对种植大户开展“品种-密度-水肥”配套技术培训,在品种推广中,除宣传品种卖点外,配套的种植方案也需要重点讲解,确保密植条件下养分供应。建立品种风险预警机制,对光温敏感型品种提前发布种植区域风险提示。

      五、未来展望

      黄淮海玉米品种改良需以“抗逆稳产”为核心,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智能表型分析等技术加速多抗品种培育。同时,结合数字农业技术实现品种与环境的精准适配。

      来源:南北学苑 闫成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5-5-5 11:42 , Processed in 1.1806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