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转基因全面放开,常规育种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来源|南北学院  作者:武岳峰

      转基因育种全面放开,常规育种还有出路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转基因育种逐步全面放开的大背景下,常规育种依然有出路,且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常规育种在适应性、多样性、市场细分和生态安全等方面比转基因育种更具优势,可以很好地与转基因技术互补共存。

      具体而言,常规育种通过自然杂交与表型筛选,能有效保留作物与地域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尤其在复杂气候带可培育出更具环境韧性的品种。其多样性优势体现在种质资源库的持续扩充上,全球现存超过 7000 种传统栽培作物中,85%以上依赖常规育种维持遗传多样性。针对消费端细分化趋势,常规育种可精准开发特色品种,如适应有机农业的低投入品系、满足民族饮食文化的地方性作物等。

      在生态安全维度,常规育种避免了外源基因逃逸风险,对生物链的扰动系数仅为转基因技术的1/6,这对保护野生近缘种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产业实践角度看,常规育种的技术迭代正形成"数字化+生物学"的新型研发范式。表型组学技术使性状筛选效率提升 40%以上,高光谱成像系统可捕捉到肉眼不可见的早期生长特征,配合机器学习算法,成功预测品种适应性的准确率达 92%。欧盟"地平线 2020"计划中,通过整合 1300 个地方小麦品种的生态型数据,构建了覆盖全欧的气候适应性模型。

      在种质创新方面,我国建立的"分子身份证"系统已收录 23 万份种源信息,实现了传统育种材料的知识产权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 年全球粮食与农业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 78%的小农户仍优先选择常规育种品种,因其每公顷种植成本较转基因品种低 35-40 美元,且无需支付专利特许使用费。

      这种成本优势在非洲萨赫勒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当地通过传统选育的珍珠粟品种在连续干旱年份仍保持 1.2 吨/公顷的稳定产量,较转基因品种增产15%。

      与此同时,基因编辑技术与常规育种的融合创新正开辟精准改良新路径。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开发的"SpeedBreed"平台,通过光周期调控将春小麦世代周期缩短至 56 天,使年育种周期突破传统限制达到 6.5 代。

      在抗逆性改良方面,国际水稻研究所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成功将耐盐基因型筛选周期从 3 个生长季压缩至实验室 42 天完成。

      这种技术集成在巴西大豆育种中成效显著,通过无人机多光谱扫描与根系 CT 三维建模的协同分析,使抗旱性状选择效率提升 60%。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种业巨头科迪华公司建立的"数字孪生"育种系统,已实现将 1.2 万份玉米自交系的表型-基因型数据映射至虚拟试验田,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可提前 18 个月预测杂交组合表现。

      这种技术转化带来的经济价值在印度旁遮普邦得到验证,当地农户采用 AI 推荐的常规育种小麦品种后,灌溉用水效率提升 28%,化肥使用量减少 17%,每公顷净收益增加 210 美元。产业生态的演化还体现在专利布局上,2023 年全球常规育种相关发明专利同比增长 37%,其中 60%集中在表型智能解析和基因型-环境互作预测两大技术群,这标志着育种创新正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的范式重构。

      综上所述,常规育种在当前转基因全面放开的大背景下,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常规育种依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常规育种辅以现代现代科技手段,一定也可以依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创造辉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5-5-8 13:12 , Processed in 1.2180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