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种子 玉米
查看: 10066|回复: 0

刘石:取消种业的“最高现价”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1-3-14 10:05:24 |阅读模式
取消种业的“最高现价”

    每到春耕临近之时,关于种子行业要实行“最高现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今年在四川省,施行农作物种子最高限价做法已经成为农业和种子管理部门的共识,并且已经形成文件下发执。以笔者经验,这种“最高现价”不仅不会帮助到中国的农民和农业,反而会给中国的农业发展造成重大的“内伤”。

    第一,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在所有农业生产的相关因素中,种子的贡献率是最高的。在美国,根据过去一百年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因素的调查,种子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的贡献率高达60%;在中国,种子的贡献率略低一些,但也达到45%左右。对于一个产业的核心技术部分不进行认真分析而进行限价,思路似乎出了问题;

    第二, 我们还应该看中国目前种业的定价机制是否合理。中国种业定价的基本原则与大多数“中国制造”的行业一样,即“成本核算法”。“成本核算法”的基本思路是考虑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消耗、劳动力的投入及其它直接生产成本的支出,再加上行业公认的“毛利率”,最后就形成了产品的最终定价。这种定价的缺点是基本上没有考虑研发费用、环境成本、效率提升和技术服务的内容,其产品给客户和最终消费者所带来的价值不是考虑的基本出发点。因此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其定价就有理由越高。许多垄断企业就是用所谓的“成本核算”和“听证会”来掩饰其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福利高企的事实。这也是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缺乏创新能力,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国际市场上屡屡被控“低价倾销”的原因。在我们这个行业,计划经济烙印深刻,“裸种”充斥,还要进行种子的“最高现价”,无疑是给中国种业的进一步发展套上了“紧箍咒”;

    第三, 从目前中国种业与世界种业的价格水平差异来考察,中国种业的定价水平还远远出于一个低价竞争的阶段。美国农作物的种子价格大约是该作物产值的8-10%,如果是转基因的种子,大约是12-15%。中国目前大田作物种子的价格普遍水平该作物产值的4-5%,明显低于市场应有的价值。中国种业因此普遍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基本的推广和服务能力,盈利能力不强。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行“最高限价”,对于一个原本已经很弱势的产业的发展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第四, 根据农业生产投入的构成比重来看,种子也不应该是价格限制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对于农业大田作物种植的了解,农业生产支出的主要构成由高向低,分别是:化肥、劳动力、灌溉、农机、种子和农药。种子的成本支出所占的比重很低,其价格对比其增产的贡献率来讲是最低的,所以也根本没有限制的理由。相反,对于投入大,效益相对较低和边际效益递减的因素,比如化肥等,特别是其具有一定的垄断特征,应当适当控制投入并规范其价格;

    第五, 我们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种品类的商品之间,其商品最重要的属性和消费者最看重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种子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对于所有生产资料进行最高限价,消费者(客户)最看重的是投入产出比,而不是价格。这就是为什么最贵的番茄种子卖到每公斤32万美元(远远高于“一克种子一克金”的水平),仍然有客户(农户)愿意购买的原因。

    如果我们强行对生产资料进行“最高限价”,就会造成如下的后果:科研投入减少 →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产品质量下降 → “偷工减料”层出不穷  → 假冒伪劣横行…。最终是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都在世界上出于领先地位,除了环境气候适宜、土地集中度比较高等因素外,种子技术的领先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其领先的原因则是由于:1)持续不断科研的投入;2)合理的科研体系;3)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而这种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自然要以种子的合理定价作为保障。这也是美国的种业公司能够保障科研投入大,品种表现优异,公司整体竞争力强,最后能够支持其农业产业在世界领先的原因所在。

    中国历来重视硬件投入而忽略软件的投入,因此“地标建筑”、“面子工程”比比皆是,而管理和社会效益往往不受重视。在我们种子行业,大家对于购买农机具,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似乎还比较重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于农业生产的核心“软件”- 种子似乎是能省就省,这十分不利于种业和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

    市场价格的控制最重要的是打破垄断(对于资源、渠道、市场的垄断等),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达到供需基本平衡和客户(消费者)各取所需。目前中国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飞涨,最主要就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资源的垄断供应、税费高和供求不平衡 – 这与种子行业的行业准入门槛低、规模小、经营分散的数千家公司争同一碗饭的情形完全不是一码事。只有充分的竞争和规范化运作,好的产品才能够被广泛地认可和接受,竞争力强的公司才会脱颖而出,中国的种业才会发展,中国农民的利益才会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如果我们行业部门的主管领导不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指挥市场经济,这无疑是用同一副药方治疗天下所有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种业商务网 ( 豫ICP备15021007号

GMT+8, 2024-3-29 22:53 , Processed in 1.1759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bbs.chinaseed11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